“我要開始打坐了”
“拜拜”
拜拜這個回答堪稱完美。
如果一個人和你在同一個屋子里,跟你說他要開始打坐了,你覺得回答什么更好?
我之所以覺得拜拜是個好答案,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比回答“好的”要好。
當一個人跟另一個人說某件事,回答好的就好像在同意,允許。所以這不是好的回答。尊重度不夠。
第二點,比回答“去吧”要好。
去吧雖然承認了打坐的重要性,但語氣還是有些允許行為的意味。
第三點,回答“拜拜”能證明兩個人承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
這個回答沒有允許的意思,不帶價值評價,能表現出回答者不依附與他人,不用自己的價值觀衡量他人。
尊重,也許就是明白,當別人告訴你一件事時,他只是在告訴你,沒有問你的意見。
不管別人意見,不聽別人的糾正難道不會越走越偏嗎?
我認為不會。
我一直認為,好的教育最重要的其實是氣息的影響,絕對不只是知識經驗的傳授。
? ? ? 好的老師是能把自己氣息傳遞出去的老師,由于他自身的修行,他的氣息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到。
? ? ? 大家可能都有過那種經驗,遇見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一個很有修行經驗的人。你們之間的交流也許很少,他甚至沒說幾句話。但你呆在他身邊的那一會功夫,就讓你覺得自己受益匪淺,如沐春風。
? ? ? 而有的人,受各種表面的訓練,表情訓練,發聲訓練,儀態訓練,邏輯性訓練等等。板板正正認真流暢一個字都不錯的連續給你講兩個小時,你卻覺得什么都沒學到,一頭霧水。這是為什么呢?值得思考。
? ? ? ? 高人們衡量對方的高度,看的可不是表面的修飾或者刻意練習后的外顯。他們更喜歡觀氣。
什么是氣呢?玄而又玄。
? ? ? 我所理解的氣,是指人格完善程度。是腦神經髓鞘化連結程度。
說一個高人氣正,我認為說的是這個人有這更完善的人格,和連結更多的腦神經。
這當然需要練習,但與其說需要練習,不如說需要修行。
? ? ? 學心理的人都知道,心理咨詢師除了專業知識和技巧外,還需要一點,那就是自我成長。有時你對世界不滿,覺得生活不如意,或者人生艱辛等等。其實都是因為不合理信念,和未解決的事件。
比如說你認為你對大家掏心掏肺的好,大家就都應該對你掏心掏肺的好。這就是一個不合理信念。
比如說你覺得世界是可憎的,只有你發火了,別人才懂得尊重你。其實可能是有一次媽媽沒有給你,她承諾的玩具,你大哭大鬧也沒有得到。而你可能覺得你鬧得還不夠。這就是一個未解決的事件。
? ? ? 糾正掉越多的不合理的信念,解決掉越多未完成都是事件,你就越發現你看其實世界的樣子,真得取決于你自己的高度。
? ? ? 還有靠各種關于身體的修行,比如武術瑜伽等等,使腦神經獲得更的連結,就像是我們中醫說的打通經絡。
第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