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全國走紅,收視率居高不下,廣告收入更是讓同行們望塵莫及只有瞧的份。能把日子過得這么滋潤,自有它足夠的理由。掃描一下它近年來的幾個品牌欄目: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超級女聲、誰是英雄等,都是好玩的節目,都能給老百姓們飯后茶余增加些許樂趣。一葉而知秋,湖南衛視之所以一路紅火就是因為它取悅了百姓,并自始至終堅持了這一定位,積極打造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快樂衛視頻道。
古人就告訴我們:得人心者得天下,而誰能滿足百姓真正的需求,誰就可以得人心。戰火紛紜的年代里,安居樂業是百姓真正的需求;災害饑荒的年代里,大米和面包是百姓真正的需求;現在國泰民安到處歌舞升平,百姓需求些什么呢?就是在稍顯單調的日子里多一些會心且不深刻的快樂,這是他們最核心的精神需求。
當我們一味去批判人家格調低下沒有內涵沒有深度時,我不禁要問:到底是誰真正遠離了廣大百姓?畢竟,老百姓去考慮民族方向、生命終極價值、人類靈魂拯救的人并不多,那是少數人琢磨的東西,主要是留給后世去閱讀和景仰的。湖南衛視就是因為洞悉了當今時代廣大老百姓的精神需求,并在此思想指導下,不遺余力地制造著快樂與激情,于是它成功了。相比而言,那些知道一味模仿已有成功欄目,炒人家剩飯吃的頻道,實在讓人替它慚愧。一流的人領悟思維,三流的人領悟技術,信然!
再說到樓市營銷,現在營銷手法已是層出不窮,概念營銷、文化營銷、公關營銷、體驗營銷、品牌營銷等一個個你方唱罷我登場,忙的不亦樂乎。令人眼花繚亂的營銷手法背后,是企業家經營思想的體現。營銷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從過程的“營”到結果的“銷”,環環相扣,而每一個環節,都被那雙無形的手——經營思想所操控。而經營思想的出發點,就是目標消費者的需求點。因為在市場經濟里,消費者不需求、不信任、不認可的產品永遠是末路的。只有對消費者的需求(包括已有需求與潛在需求)有深刻了解與洞悉的經營思想,才能指引企業開發出讓置業者心滿意足的樓盤,才能帶領企業走出一條坦途來。也就是說,只有徹底貫徹從市場需求出發的思想,首先洞悉市場需求,然后滿足市場需求,才能形成人心所向的大好局面。反之,在一廂情愿賺取高額利潤、希望“獨樂樂”的營銷意識主導下打造的樓盤,最后往往都是把開發商自己搞得焦頭爛額。如為了追逐高額利潤,某市曾出現一窩蜂開發大戶型“豪宅”的盛況,結果遭到市場無情地冷落。
所以,筆者認為不管何種形式的營銷手段,評價其成功與否只有一個標準:你真正深刻地洞悉了你的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嗎?更進一步說,你能讓你的目標消費者在從接觸到購買再到購買后愉悅快樂嗎?能達到這這個標準,相信象湖南衛視一樣紅火且被人關注和喜歡應該不是太大的難題,而銷售業績、利潤、企業發展等也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最后,以一句廣告詞結尾:大家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