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寫了篇“咱縣城那么多人都好好的,就你待不住!”的文章,算是講述了下自己從老家出來找工作的簡短過程。但完全沒有說夠啊,而且今天又有個人問我“你是獨生女啊?那你怎么不在老家工作呢?好讓你父母省心。”啊喂,請不要說的我像個不孝女一樣好不好。
作為一個在縣城長大家里唯一的一個孩子,而且是女孩子,在很多人看來我就是瞎折騰。再加上大學也不是211、985的名牌,自己出來工作無疑是不被人看好的一個決定。
鄰居有一個跟我是發(fā)小的獨生女小A,畢業(yè)后家里親戚就給安排到了鄉(xiāng)鎮(zhèn)的地稅局上班,單位有專門的班車接送,有時候剛到下班的時間,他們就能回到家了。雖然不是正式編制,但在周圍的人看來是最好的出路了,她媽媽也整天處于“我家閨女啥都穩(wěn)定了,現(xiàn)在就差找個對象了”的狀態(tài)。我也問過她的想法,剛畢業(yè)的那段時間還有想辭職自己再找工作的意思,但最近幾次見面開始表現(xiàn)出了對現(xiàn)狀很滿足的狀態(tài)。她告訴我最近幾乎沒什么工作,相當于把玩手機的場所從家里換到了單位,很輕松也不累,每天心情都不錯。
對于自身價值的追求每個人都不一樣,要說A屬于不求上進的一類肯定是不對,在很多人看來我這種沒有傳統(tǒng)意義上鐵飯碗又沒錢沒背景的人,還不好好看書準備考公務員,眼看25了還在外面瞎折騰才是不求上進的典型。小A到點下班,周六周日在逛街看電影時,我還在提心吊膽的祈禱千萬別在下班前十分鐘來個什么任務吶。她拿著雖然不多但完全夠自己花的工資又入手了幾雙鞋時,我還在因為下個月暖氣費不用和房租一起交而慶幸。
但我和小A卻都在做著讓自己滿足的事情。
我看重的是在相對發(fā)達的城市以能力論薪資的制度,看著周圍的人比自己優(yōu)秀那想努力的心態(tài),還有想好好賺錢自己買車買房的決心。決心賺很多錢,多到能在想家的時候買張車票就回家,能在父母身體欠佳的時候想在他們身邊待多久都行,能避開節(jié)假日跟退休后的父母到哪里去旅游,能讓我媽在逛街時不看價格買衣服,能讓給我爸買衣服的場所從大眾商場變成品牌男裝。
要說作為獨生女離開家工作父母會孤獨,但在二十多歲正值拼搏的時間,不到五十歲的父母同樣有自己的生活。我媽最近從廣場舞的興趣轉(zhuǎn)變成了做小孩的衣服,不上班時去市場買點布,做完后拿到早市上賣,每件衣服賺兩塊錢都很高興。
多給家里打幾個電話,跟父母聊聊微信,讓他們時刻感受你在掛念他們(而且還在努力賺錢,呼呼…),也是另一種陪伴。
昨天就跟我媽聊微信問她用盆子蒸米飯放多少水(原諒我現(xiàn)在租的房子沒有電飯鍋等電器),其實早就百度過。她就特別高興的跟我說了一大通,雖然米飯失敗了,但我媽高興了呀。
不要讓旁人的觀點來影響你的決定,每當無關緊要的人強加給我不合理的想法時,都會想“關、你、什、么、事?”。在全面考慮了各方面的問題后,向著內(nèi)心的那個聲音靠近吧,向前吧!少年!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