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促動技術以后該如何在組織中去實踐呢?該怎樣規避一些暗礁和風險呢?如何將傳統培訓與行動學習結合起來?行動學習過程中學員暴露出來的能力短板該如何彌補?針對組織,該如何發動全員參與全覆蓋?針對學員的心理干預、行為干預及績效干預的輔導周期應該間隔多久?開展大型的集中式輔導與小型的分散式輔導該如何做?如何將外部的促動與內部的教練相結合?內部促動師和教練該如何培養?要保證行動學習項目的成功,我們應該建立哪些相對應的機制?……這一系列問題該如何進行有效的設計管控?
基于十多年來的上百個行動學習項目經驗,我們總結了一套成熟的操作系統,并把它稱之為“行動學習五線譜”,通常表現為“1234N1”項目流程。
“行動學習五線譜”的緯線是按項目的時間線、學員線、促動師線、方法技術線和階段成果線來劃分的,經線則是按項目任務的進度和工作內容來劃分的(行動學習流程網絡圖如下圖所示)。按照經線脈絡,“行動學習五線譜”包含深度匯談、工作坊啟動、促動技術學習、行為干預(月度復 盤 + 月度輔導)、能力補缺(基于任務模型的能力提升)、成果匯報(總復盤)等關鍵動作。
從行動學習項目設計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要有很清晰的頂層設計,要將參與學員的學習與工作過程緊密結合起來,通過以賽代練的方式保證行動方案的落實,同時基于能力短板的輔導隨時動態地調整補缺,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當然,為了不偏離航向,必須要配套相應的機制保障和激發大家。最后,因為行動學習和績效的強相關性緊盯目標,從而最終實現績效和能力的雙提升。
具體來說,行動學習項目進行頂層設計時,要考慮以下五個因素:
一是學習。
具體來說,就是將學員個人學習跟團隊學習結合起來,以團隊的力量支持每位成員進步。企業的學員將以分組的形式進行團隊學習。
二是競賽。
具體來說,就是將學員組織起來,按階段進行的現場行動成果匯報,現場進行城鎮會議,領導和各小組學員參與質疑和建議,幫助各行動小組及時進行反思和調整,保證行動方案按計劃落實。
三是輔導。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行動實踐輔導,克服知識的高遺忘性及學員個人的慣性,打破組織慣性對學員知識運用的阻礙,輔導學員運用及深化促動技術的應用,幫助學員掌握愿景力、協作力和執行力工具,共享心智模式,群策群力、自動自發地運用所學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四是機制。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建立一套能力補缺的行動學習流程和機制,幫助企業加速高潛質人才在學習中行動,在行動中提升能力。
五是績效。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聚焦主題,將學員所學與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需要學員掌握的能力,與組織發展、組織績效提升中的關鍵問題關聯起來;通過能力與績效雙提升的評估方法,來推動學習與績效關聯。
具體的“1234N1”項目流程,敬請持續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下期文章分享“1234N1”--“1”深度匯談。
摘自:劉世龍著《行動學習:讓培訓直接產生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