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溝通過程中,我們會經常遇到一些問題:為什么我們說的總是不在一個頻道上;為什么我們對別人的解讀總是出現偏差;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模式來思考別人;總是害怕無話可談而出現尷尬……
1.對詞語的解讀需要正確的過濾。
每個人的文化背景不同、社會地位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經歷不同,對同一個詞語過濾,就會出現不同的含義,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這恰恰會導致交談出現障礙。正確的解讀不同人的詞語過濾器對我們交談有很大的幫助。
2.正確理解有效交談是雙方共同努力的,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
在交談中有時會出現聽不懂別人的尷尬,有的人覺得是自己的責任而灰心喪氣,也有的人覺得是別人的責任而盛氣凌人。
交談中有時也因感覺對方無趣而覺得無聊,比較自我的人往往會埋怨別人說話生硬無趣;比較寬容的人或主動談些有趣的話題;或讓自己變得有趣。
因此有效的交談需要雙方共同承擔,談的快樂不是某個人的功勞,談的不融洽卻是雙方的責任。
3.正確理解交流的目的和結果對于交談很重要。
交談不是炫耀你多么聰明,而是雙方想建立聯系;交談也不是炫耀你多么優秀,而是能得到別人有價值的反饋。
正確的理解交流的目的和結果,你就不會因為交談不愉快而感到挫敗,甚至把失敗的責任扛在自己肩上;交談并非都那么了不起,有些交談只是泛泛而談,限于表層,無法深入;有些交談則可繼續深入,理解彼此。
4.采用正確的交談模式,交談才會更加刺激。
我們需要多讀書,多經歷,擴展自己的視野和增長自己的見識,進而擴大交流溝通的話題范圍,使我們在交談中有話可談;也需要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善于傾聽對方的談論,有效地提出問題,開拓談話的內容;最終找到雙方的共同興趣點。
通過這三步的交流模式,我們的壓力就會得到緩解,談話就會更加刺激。
5.對待交流溝通的正確態度
不要一味地我行我素,覺得享受舒適是自己的權利,就過度的關注自我和自我需求。這種思維模式很容易讓別人厭煩;選擇服務他人才會奠定堅固的人際關系基礎,與別人相處更加融洽。
不要強迫別人喜歡你,必須對你感興趣或滿足你的要求,如果你越是強迫別人,別人越是不喜歡跟你合作;你只能選擇自己應該說的話和自己好的行為方式以及顧及對別人感受產生的影響。
因此不要試圖改變別人的思想,控制別人的行為,而是學會理解別人,這才是交流溝通的正確態度。
6.不要習慣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別人。
總是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別人,甚至用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去解讀別人,不但不能正確的理解別人,往往還會導致人際關系的矛盾。
因此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去理解別人,在此基礎上說出自己的不同觀點,會減少沖突,使人覺得更加友善。
總之,正確的理解和對待交流溝通,不斷地去除交流溝通中的障礙,提升自己,向溝通達人靠近。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