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環境
手機:華為榮耀3c移動4g版
操作系統:android 4.4.2| Emotion系統2.3
軟件版本:1.2
體驗時間:2015年5月11日
需求分析——產品定義
使用人群
18~40歲人群
健身意欲者
缺乏健身知識人群
缺乏運動激勵的人群
基于健身的社交追求者
主要功能
健身視頻教學
詳細的階段或部位健身計劃
健身社交分享
產品特色
社交導向的社區分享
新手定制健身計劃
個性的分類(器械、部位和難度3維度)
較科學的健身數據反饋
需求分析——用戶需求
使用場景
家中,健身房等適合的物理場景
徒手或使用小器械的健身
較好的健身計劃
打卡Po照
用戶目標
漸進式有計劃的鍛煉
認識健身達人,學習健身知識或激勵自己
記錄自己的健身歷程
場景下的用戶需求
對于健身社交產品來說可分為兩個方向, 健身社交并沒有跳出滿足用戶“曬”的欲望的初心,圍繞著身體,衍生出了數據和圖片兩種不同的承載。從大的邏輯上說,熟人和陌生人之間的玩法大有不同 ——熟人間玩的是“攀比”,而陌生人間走的是“炫耀”,這同時也是切分數據和圖片兩個“內容”的背后依據。
“攀比”需求——健身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如。消耗卡路里數,健身難度系數,“點贊”等數據,因為數據的優勢是可以排序,反射到內心就是攀比,因此數據+排位的方式對于熟人圈中社交效果顯著。
“炫耀”需求——健身是對軀體的鍛煉,圖片的直觀性與身體的“性感”、“強壯”構成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圖片多維地展現了“身體的美”。Keep的拍照功能自帶濾鏡,符合用戶要“曬”,同時要“美”的體驗。在身體之外,還衍生出身體的附屬,例如健身飲食、健身衣著、鍛煉設備等身體基礎上的炫耀資本。
總結
套用KANO模型,健身者的需求可以分為3個層次:
基本型需求: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科學計劃的視頻教學
期望型需求:定制化的指導與答疑---個人定制套餐、社區化feeds信息類
興奮型需求:維系自身的健身熱情---通過數據與圖片的社交化的建立
市場需求
結合市面上主流的健身社交進行分析,由于IOS無法統計具體數只能統計下載排行榜。本次使用http://www.ann9.com ? 查看Keep在Apple store上的歷史下載排名統計。Android 數據則來自酷傳應用監測。(統計時間:2015.5.11)
用戶意見摘錄
總結
1.安卓端上線一個月不到獲得破20萬,被評為優秀新app,相較于其他產品正處于高速增長期。
2.因Keep 四月才正式在安卓端登陸,在市場占有率上遠不如IOS平臺。
3.安卓版本在評論可發現產品bug較多,差評多集中于此。
分析&策略
1.依托在IOS端的積累了較良好的口碑,初始下載量呈現爆發式增長。
策略:在健身社交類產品同質化背景下,將Keep做成差異化,維持用戶量較穩定的速度增長。
2.安卓平臺分發渠道多樣化,資源投入難以統一。
策略:選擇一個合適的入口集中資源宣傳 (可參考熱健的戰略)。
3.可能由于安卓平臺系統碎片化嚴重,產品體驗無法統一以協調和保障
策略:加強安卓平臺的適配和體驗工作。
產品設計
信息結構圖
Keep進入安卓市場時間較晚,因為是切身參與鍛煉,在體驗上我花了一段時間比較長的時間。就我個人而言,雖然擁有一定的健身知識,但還是覺得它的定制健身計劃還是非常合我的口味,以下是我梳理的Keep的產品信息結構圖,按優先級由上至下做了排序。
功能架構圖
Keep功能結構其實還是非常簡潔。一級菜單的入口只有三個,優先級從左到右,我的訓練>動態>我。而其他界面功能選擇數量都盡量控制在用戶接受的范圍內。
建議:訓練項目內增加分享入口。打通訓練前后的社交分享。
用戶核心任務流程
核心流程是根據上面的信息結構圖結合個人在場景需求下的體驗,和真實的Keep有一點出入。同時標注了業務流程的優先級,在后面會做具體解釋說明。
優先級1:健身模塊是一款健身軟件的核心功能點,完整詳細的視頻教學流程,符合不同用戶群的分類項目,有計劃的訓練周期引導。所以將它放在第一優先級。
優先級2:發布動態與瀏覽動態看起來是因果的甚至是主次關系,換句話說,要健身的人不一定會發布動態,即使發布了動態,其數量與質量卻不一定高。但瀏覽動態的人通過圖片+數據誘使他們發布動態→瀏覽動態→發布動態→瀏覽動態,促成社交與健身的良性動態循環。故瀏覽動態是因,發布動態是果(基于用戶攀比與炫耀的心理)。
簡單統計了動態的內容,發現女性的出現比例稍高,且發布的動態圖片內容質量較高(構圖,動作,顏值,身材等),可能有部分是出于運營的目的,以此來吸引男性用戶(毋庸置疑健身app的用戶還是男性居多)。
優先級3:發布動態滿足用戶原始的社交需求,在此按三個需求層次劃分:
1.記錄用戶的健身歷程,提供階段性的成果反饋。(自我實現的需要)
2.記錄心得體會,獲得其他人的評論或“點贊”,激勵用戶繼續(尊重的需要)
3.Po照滿足用戶的社交化需求(社會的需要)
優先級4:推薦功能其實就是Keep的健身定制功能,這是它差異化的一大亮點,但因為健身計劃有一定的周期,這個功能的使用頻率不高,所把它發到第四位。
頁面交互
總結
深刻體會到一款打算切入細分領域的新產品要取得優勢,首先深刻理解用戶需求及使用場景,做好最關鍵的流程,并對其它功能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就Keep而言做好健身的核心功能,利用好社交功能,我覺得比起社交,健身的成果、知識、方法及由此產生的交流才是最能留下健身者的東西。對于feeds信息流的控制是Keep要做好的一點。同時由于健身無論如何都是一個線下項目,如果不具備一定的LBS和O2O屬性,用戶的社交熱情很被難激發和維系。
行動
1.增強定制功能,畢竟每個用戶的身體參數不同。需要更精細化對待
目的:增加用戶粘性,在同質化的健身應用中作出差異化
2.考慮LBS與O2O屬性,健身應用有一定門檻更需要場景化的引導與激勵,且未來結合線下健身房資源是主要方向
目的:打通線下,激發與維持用戶的社交熱情,為下一步的產品衍生做入口
3.歸納總結用戶的feeds信息流,如健身的成果、知識、方法等。
目的:豐富的內容知識能促進與引導用戶社交分享產生良好的效應
4. 考慮對接硬件,或者推出“數據中心”,供硬件連接。
目的:增強體驗的真實感,同時充分利用健身數據的潛在價值。
第一次寫的體驗報告,寫了好久不足之處望拍磚+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