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專注橙長計劃#---會計基礎學習第一階段第一章(6/7)
補補補…
第一章第三節 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
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出的合理假設,又稱會計前提。
(一)會計主體
1.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特點,單位或組織,會計主體界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和提供會計信息的空間范圍,同時說明某會計主體的會計信息,僅與該會計主體的整體活動相關。
2.會計主體這一基本要求會計人員只能核算和監督所在主體的經濟活動。
(1)將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與該主體所有者及職工個人的經濟活動區分開來。
(2)將該主體的經濟活動與其他單位的經濟活動區分開來。
3.會計主體不同于法律主體,一般的,法律主體必然是一個會計主體,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二)持續經營(時間范圍)
持續經營是指會計主體在可預見的未來,會按照在當前的規模經營下去,事實上,持續經營只是一個假設,任何企業在經營中都存在破產清算,但不能持續經營的可能性和風險,如果判斷企業不會持續經營下去,就應當改變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原則方法,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如,固定資產預計,折舊年限,其理論基礎系維“持續經營”。
(三)會計分期(時間范圍、人為分期)
1.會計分期是指將持續經營的期間人為地劃分為若干份相等聯系的期間,以便分期結賬和編制報告,從而及時提供會計信息。
2.會計基礎為月,季,半年,年。(月季半年稱為,會計中期)起訖日期采用公歷制。
3.由于會計分期產生了單擊與其她期間的差別,從而形成了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不同的記賬基礎,進而出現了應收,應付,預收,預付,預提,待攤的會計處理方法。
(四)貨幣計量(計量工具或手段)
在貨幣計量前提下,會計核算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及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但向外編送財務報告時,應折算為人民幣反映。
對于這節課來說,真正輸入大腦的也不是很多,所以我選擇了、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