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 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具有核算 監督的基本職能
核算:確認 計量 記錄 報告
從單式記賬法過渡到復式記賬法是近代會計的形成標志 盧卡 帕喬利
世界上第一個會計師協會 1853 年 英國愛丁堡會計師公會
會計對象 核算監督的內容
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 資金運動或價值運動
資金運動:投入 運用 退出
投入:投資者 債權人投入的資金
運用:原材料 工人勞務費 固定資產磨損的折舊費 運輸費
退出:償還各項債務 稅費 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會計的拓展職能:預測經濟前景 參與經濟決策 評價經營業績
核算職能
1.確認: 以文字和金額同時描述某一交易 使其金額反映在特定主題財務報表的會計程序
2.計量:確認會計確認中...的會計程序
3.報告:在確認和計量的基礎上 將特定主題的財務狀況 經營成果 現金流量以財務報表等形式報告
會計監督職能 又稱會計控制職能 對特定主題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 真實性 合法性 合理性進行監督檢查
事前監督:是否合法 是否可行 為未來經濟活動制定定額 編制預算
事中監督:對正在進行的經濟活動過程及其核算資料進行審查
事后監督:對已發生的進行審查
會計核算是會計的首要職能 是會計監督的基礎 ?會計監督是會計核算的保證 保證真實性完整性
會計核算方法:填置和審核會計憑證 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 復式記賬 登記會計賬簿 成本清算 財產清查 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正確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進行核算和實施監督的基礎
登記賬簿是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編制的
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確認 計量 報告的前提
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
會計主體 空間范圍
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法律主體一定是會計主體
會計分期 時間范圍
年度中期 中期包括半年度季度月度
貨幣計量 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會計基礎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應用于企業 收付實現制又稱現金制應用于事業單位
會計信息使用者
投資者 關心盈利能力發展能力
債權人 關心償債能力 財務風險
企業管理者 對企業進行控制 財務決策
政府及有關部門 是否經濟資源合理分配市場秩序是否公正有序
社會公眾 企業對社會的貢獻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1.可靠性 以實際發生的為依據 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則的前提下保證會計信息完整性 中立
2.相關性 與財務報告的使用者的經濟決策有關
3.可理解性 清晰明了
4.可比性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 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相同的交易 應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 不得隨意變更
5.實質重于形式 不應只注重交易的法律形式還應結合經濟實質
將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視為企業資產 列入企業資產負債表
6.重要性 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 經營成果 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事項
7.謹慎性 不高估資產或受益 低估負債和費用
對可能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 售出商品保修義務確認負債 對可能的收入不提前入賬
8.及時性 時效性 不得提前延后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 基本準則 具體準則 應用指南 解釋公告
基本準則中的會計要素
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 收入 費用 利潤
2011年11.18日財政部發布了 小企業會計準則 2013年1月1日起執行
2012年12.6日修訂發布了 事業單位會計準則 2013年1.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