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yù)定計劃:第4天開始,每兩天讀一遍
?2、實際:已完成4遍
?3、感悟
(1)高尚的道德奔上,就是善人最大的善報;
(2)惡念和惡行本身,就是惡人最大的惡報;
(3)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證,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銘。
-------------------------------
20171227 第12天
1、預(yù)定計劃:第4天開始,每兩天讀一遍
2、實際:今天有所懈怠,看不下去
3、感悟:暫無
-------------------------------
20171226 第11天
1、預(yù)定計劃:第四天開始,每兩天讀第一遍
2、實際進展:第四遍P101-P200,落后于計劃
3、感悟:
? ? ? 危機是自我救贖的起點,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過于看重物質(zhì)和金錢,認為快樂、幸福和成功都可以通過物質(zhì)手段實現(xiàn),從而導(dǎo)致了物質(zhì)欲望的膨脹和精神生活的萎縮。
? ? ? 由于過于看重社會的評價和他人的眼光,以至于把資深的快樂和成功全部交予社會和他人定義,從而或略了自己真正的心靈需求。
-------------------------------
20171225 第10天
1、預(yù)定計劃:第四天開始,每兩天讀第一遍
2、實際進展:第四遍P51-P100
3、感悟:取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觀點
看到現(xiàn)在有點茫然,正是應(yīng)了那句話:先把書看薄,然后再看厚,再看薄。
最大的感受是先大量的輸入,加以自己的判斷,然后形成自己的觀點。
王陽明博覽釋、道、佛各個學(xué)派的理論,對程朱理學(xué)、陸九淵心學(xué)也有很深的研究,經(jīng)過學(xué)習(xí)、懷疑、開創(chuàng)的過程,形成了自己的心學(xué)觀點--知行合一。繼續(xù)學(xué)習(xí)中。。。
-------------------------------
20171224 第9天
1、預(yù)定計劃:第四天開始,每兩天讀第一遍
2、實際進展:第四遍P1-P50
3、感悟:用盡一生,去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 ?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dāng)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jīng)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xué)問是心學(xué),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地。
-------------------------------
20171223 第8天
1、預(yù)定計劃:第四天開始,每兩天讀第一遍
2、實際進展:第三遍P237-P321(8天讀完三遍)
3、感悟:立什么樣的志,成什么樣的人
? ? ?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jīng)地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相當(dāng)于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么?
? ? ?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xué)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當(dāng)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 ? ?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xù)說道:“我以為第一等事應(yīng)是讀書做圣賢。”
? ? ?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diào)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圣賢,后來果然成為圣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 ? ? 立志為什么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復(fù)雜的現(xiàn)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biāo)的可能性。
-------------------------------
20171222 第七天
1、預(yù)定計劃:第四天開始,每兩天讀第一遍
2、實際進展:第三遍P151-P236
3、感悟:有顆強大的內(nèi)心,便能無往而不勝
? ? ? 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學(xué)問,養(yǎng)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 ? ? 王陽明同時舉例子說:當(dāng)時和朱宸濠對戰(zhàn)時,我們處于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fā)布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于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xué)問不到家,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xué)問純篤的功勞。
? ? ? 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 ? ? 如何做功夫呢?王陽明在這里指出了另一條路——努力做學(xué)問。諸葛亮說“非學(xué)無以廣才”,對于才能和修養(yǎng),讀書學(xué)習(xí)就算不是唯一的路,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條路。
-------------------------------
20171221 第六天
1、預(yù)定計劃:第四天開始,每兩天讀第一遍
2、實際進展:第三遍P1-P150
3、感悟: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
? ? ? 1496年,王陽明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fā)榜現(xiàn)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于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于是都來安慰他。
? ? ? 王陽明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 ? ?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體現(xiàn)人的心性修養(yǎng)。尋常人往往慌亂悲戚,唯有修養(yǎng)深厚者能做到泰然處之。文天祥說:時窮節(jié)乃現(xiàn)。
? ? 如何才能擁有這種自覺和修養(yǎng)呢?王陽明還有一句話,道出了所有: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
20171220 第五天
1、預(yù)定計劃:第四天開始,每兩天讀第一遍
2、實際進展:第二遍基本看完,但是翻得比較快,挑選重點章節(jié)做的精讀
3、感悟:和第一遍的通讀看熱鬧不同,第二遍開始沉浸下來思考。
沒有堅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
? ? ? 王陽明在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中,曾用過一個偽造公文的計謀。他偽造了答復(fù)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實和劉養(yǎng)正投誠的書信,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
? ? ? 然后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jié)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jié)束后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tǒng)統(tǒng)都到了朱宸濠手里。
? ? ?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的這些計謀不以為然,問他“這有用嗎?”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會疑。”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 ? ? 做事與修養(yǎng):因為這樣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動,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計謀、策略只能應(yīng)對一事,修養(yǎng)則可以應(yīng)對一生。前者總是悔之晚矣,后者往往有備無患。
? ? ? 對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氣之勇。王陽明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要攻心為上,力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
20171219 第四天
1、預(yù)定計劃:第四天開始,每兩天讀第一遍
2、實際進展:今天因為工作較忙,只看完了三分之一,大約100頁左右,先完成打開,等下睡前把進度補上
3、感悟: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真正的光明,只存在于心中。
? ? ? 蠟燭能發(fā)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jīng)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 ? ? 反過來可以推導(dǎo),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么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么問題,而是他的心里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tài)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zhuǎn),那么光明便已不遠。
———————————————————
20171218 第三天
1、預(yù)定計劃:三天完成第一遍通讀
2、實際進展:全書共321頁,今日讀完P(guān)220-P321,完成目標(biāo)
3、感悟:
(1)因為書中的內(nèi)容里多了很多禪宗和哲學(xué)的原理,感覺有點頭暈。
(2)心學(xué)&禪宗:修行就是做減法,消除占有欲,打破一切功利性的思維方式,放下對一切事物的執(zhí)著(但不是拋棄一切事物),把習(xí)慣向外看的眼睛轉(zhuǎn)回來,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獲得全然的覺醒。
(3)良知的迷失&道德的重建:道德是一種公共服務(wù),很難建立卻極易崩塌。
(4)工作就是最好的磨練和修行,人因工作而高貴,人也因工作體現(xiàn)著人的價值。
(5)人有心靈,才有良知;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
———————————————————
20171217 第二天
1、預(yù)定計劃:三天完成第一遍通讀
2、實際進展:全書共321頁,本日完成P109-P219,完成目標(biāo)
3、感悟:
(1)生活中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之所以感到累,其實都不是身體的累,而是心累;忙也是,身體的忙不會要人命,心忙才要人命。
(2)如何在面對大量紛繁瑣碎的事情時做到身累心不累,身忙心不忙:只動腦,不動心。
(3)修煉內(nèi)心: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4)本事不僅指一個人的能力,更是指這個人面對事情時能夠理性思考,從容應(yīng)對。
(5)脾氣不僅指一個人容易發(fā)怒,更是指這個人的情商有問題,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緒、欲望。
———————————————————
20171216 第一天
1、預(yù)定計劃:三天完成第一遍通讀
2、實際進展:全書321頁,本日完成108頁,基本完成目標(biāo)
3、讀書感悟:
(1)立什么樣的志成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人格決定什么樣的人生;
(2)一個人要想活得明白,首先必須學(xué)會懷疑,其次學(xué)會獨立思考;
(3)不動心:做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境,都要保持內(nèi)心的淡定,永遠做自己心靈的主人和情緒的主宰者;
(4)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5)如果心中有光,那么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jīng)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