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餃子夏至面”,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
餃子嘛,我們家最愛吃,一年四季都愛的那種,各種餡兒都愛的那種,一天三頓不嫌煩的那種,那就是真愛。面,我也喜歡,炸醬面、油潑面、拉面、扯面、燴面、拉條子……各種愛吃,可我,不愛吃涼面。
仔細想來,不愛吃涼面,大概是因為我不愛吃麻汁,就是普通話說的芝麻醬。
小時候,我是吃芝麻醬的,很愛吃。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天的傍晚,放了學,和小伙伴約著去抓知了猴。孩子們都來不及和大人一起正經吃晚飯,一個饅頭掰開,里面夾上厚厚的一層芝麻醬,邊走邊吃,嘿,真香!尤其是挖完芝麻醬,勺子上沾的那一層,伸著舌頭舔個干干凈凈,那感覺,比吃一大勺還過癮。
可,啥時候才不吃的呢?媽媽說,我是用勺子挖著吃,吃膩了,傷了。其實我記得,是同事的親戚在市場現磨現賣做芝麻醬,據他說,加工的過程,味道是真香,可場面,慘不忍睹,不說也罷。同事見過一次,再也不吃芝麻醬。我聽他說了一次,也再不吃芝麻醬。
可,芝麻醬是涼面的靈魂,不吃芝麻醬,涼面還怎么吃?
我們家做涼面,爸爸通常要做一盆。面煮好,一遍遍沖涼,最后放上冰箱里冷藏的冰水。香椿芽、胡蘿卜剁碎,加黃瓜絲,蒜臼子搗蒜,放醋,拌勻,最后,加上一大碗澥好的芝麻醬……一大家子,你一碗,我一碗,大快朵頤,熱熱鬧鬧。
可我,不吃芝麻醬。
每次吃涼面,爸媽都在加芝麻醬前一個步驟給我單獨盛一碗,其余的,才加芝麻醬。說實話,不加麻醬的涼面,真的不好吃,所以,慢慢的,我也就不愛吃了。
夏至那天,40°高溫,天上像是下了火。我說,吃涼面嗎?王先生說,太熱了,不做飯,我們出去吃。
所以,一起下班,我們倆去萬象匯約個會。逛逛逛,買買買,到了飯點兒,找地兒吃飯!
我們不吃面。
呂 氏疙瘩湯,點一份經典蛤蜊疙瘩湯,一份菠蘿咕咾肉,一份蔥油餅,一份米飯,就是老兩口的晚餐。吹著空調聊著天兒,不下廚房的日子好愜意。吃飽喝足一抹嘴,走人,回家躲空調房涼快去。高溫天氣,遠離廚房,不難為自己。
所以,夏至,我沒吃涼面。跟著爸媽,吃不放芝麻醬的面;和王先生一起,夏至吃疙瘩湯。都是包容,都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