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讀與略讀
跳讀顧名思義,跳過雜亂無章或者復雜乏味的內容,直接尋找所需的特定材料內容。
比如我們上小學時候,應該都做過用字典差生詞的測試,快速的瀏覽到所選中詞匯,并抄錄下內容及頁數,這樣的做法就是跳讀;又比如去超市里買零食,我們很少會把所有的品種或者類別規格完整看一遍,都是粗略的看一下,挑選喜歡的,或者心里早就想好的目標,直接放入購物車。
略讀和跳讀最大的不同在于:略讀的最終結果在于對所讀材料的整體性理解,并且為文章構建一個基礎結果框架。
掌握段落結構
了解一篇文章的段落結構可以幫助我們熟練掌握快速閱讀。書中共介紹了三種段落結構類型:
說明性段落:解釋某一個概念或者觀點的段落。通常情況下:段前給出總體想法,段末給出總體結論,段中為詳細論述過程。由閱讀目的決定我們的閱讀側重點。
描述性段落:為上下文做鋪墊或者為前文補充的段落。通常情況下:用于渲染主題。
連結性段落:將多個段落串聯到一起的段落。通常情況下:包含關鍵信息。是用于預習與復習的有效段落。
書中為我們提供了兩種方法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和保持注意力!
一:在閱讀時,為每一段的主題和次要主題設定一個關鍵詞。
在我們設定關鍵詞的過程中,我們就已經在不自覺地思考了。之后可以將我們設定出的關鍵詞,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記錄整理,從而有效掌握書籍中的框架與細節。
二:通讀某一段落后,將第一句與其余部分聯系起來,并自問:是不是介紹?是不是過渡?是不是總結?與后文中的詞句有沒有任何關系?
在這樣一個 “自問自答” 的過程中,更深一步掌握該段落的結構類型。
速讀引導術
首先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大腦功能以及我們眼睛攝取信息的能力。然后請試著想象一下,當我們開車或者坐車出去度假的時候,突然經過一個急轉彎,我們能看到什么樣的事物?相反方向行駛的轎車,天邊的飛鳥,路邊的游客,距離左邊道路中央虛實線的距離,車輛右邊道路上的綠化樹木……我們完全有能力在不經意的一瞥之間記住如此大的信息量。那么何況一頁紙張的內容呢?
在閱讀后文中關于引導術具體操作方法的筆記之前,我們來回憶一下前面筆記中所學習到的知識:我們的大腦喜歡快速閱讀,當我們以足夠快速的速度進行閱讀時,我們的大腦會進入放松狀態。所以我們應該轉變的一個觀念是:閱讀速度的降低 ?并!不!會!帶來理解能力的增強。所以我們在練習引導術的過程中,求速度而不求理解才能起到良好的閱讀提升效果。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也是本篇讀書筆記的重要內容:九種閱讀引導術。首先我們介紹三種基礎掃視技巧,隨后是六種進階掃視技巧。
雙行掃視:每次閱讀同時閱讀兩行的內容。技巧是:在兩行文字之下,有節奏的移動引導物;回掃的過程中將引導物離開書籍一些;繼續有節奏的移動引導物。(如果音樂專業的同學應該會很容易就掌握這個技巧,因為和看樂譜時候的技巧一樣。)
可變掃視:基本技巧與雙行掃視一樣,不同在于,每次不用限定在閱讀兩行內容可以更多。就好像雙行掃視的一個升級版。
反向掃視(Sunday推薦):顧名思義,就是說 “倒著” 閱讀。(據作者介紹:可以將閱讀技巧提升至少一倍!)優點很明顯:在眼睛回掃過程中吸收信息。前面筆記中講到過,在每一個視線凝視點過程中盡可能吸收更多的詞匯組合。所以在反向掃視中,我們的大腦依舊在進行詞匯的抓取工作,只是新增加了一項:獲取內容的重新排序。
”S“ 型掃視:結合正向與反向掃視技巧,可以用于任何閱讀情況。
”之“ 型掃視:適用于利用整個外圍視覺區域。沿著對角線向下面幾行平緩移動引導物;靠近邊緣地方做小針孔式掃射;繼續沿對角線向下面幾行平緩移動引導物;在另一邊的邊緣做小針孔式掃射。以此類推。
圈型掃視:形式上類似于 ”之“ 型掃視,唯一的差別是前文說的小針孔式掃視變為了較大的正文區域,可以進行大范圍的柔焦凝視。
垂直波形掃視:閱讀引導物有節奏地波狀向下滑行。沿著當前頁中間位置,輕微左右波動著向下移動。可以最大程度上適用垂直和水平外圍視覺能力。(據作者介紹:是最為理想的掃視技巧!)
雙邊引導掃視:唯一使用兩個引導物進行的閱讀掃視。通常是:一根手指在書籍一邊,標準引導物在書籍另一邊,兩邊的引導物同時沿邊緣向下移動,眼睛大量吸收兩引導物之間的信息。該技巧可以輕易指揮我們的視線凝聚點。
簡易 ”S“ 型掃視:結合了 ”S“ 型,”之“ 字型,垂直波形掃視的要素。
在我們使用以上技巧的同時,我們的 (眼睛 <=> 大腦 <=> 外圍視力 <=> 中心焦點 <=> 快速成像能力) 以驚人的速度結合起來。
研究表明:當我們以90 km/h 的速度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假如突然被要求立即減少到30 km/h 的速度并被擋住脈速表,通常情況下,我們感覺中的30 km/h 是實際速度中的 50-60 km/h 。通過這個研究我們的到一個結論:當我們的大腦長時間以高速閱讀文章,之后稍稍放緩速度,我們的理解能力會有顯著的提升,同時閱讀速度相比快速閱讀之前也有顯著的提升。
最后!人類的大腦完全有能力以 2000字/分鐘 的速度進行快速閱讀,而且以 700字/分鐘(11字/秒) 的速度發表演講。所以,如果要擔心的話,就擔心我們什么時候可以達到并超越這一速度水平吧?
我們都是 ”普通人“,我們都有自己的極限;我們都是 ”普通人“,我們都有能力突破我們的極限!”普通人“,并不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