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今日閱讀《P.E.T.父母效能訓練實踐篇》P40-P80
?P.E.T.是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ning的縮寫,即父母效能訓練。昨天看了P.E.T的兩個基本原則(不一致原則&問題歸屬原則),傾聽的4個技巧。今天重點看的是積極傾聽的技巧。
01 什么是積極傾聽?
積極傾聽,即在溝通過程中,對孩子的語言反饋不摻雜個人的信息,而只是對孩子之前信息的反饋。
孩子:我在路邊摔倒了,膝蓋擦破了,流了好多血,你看!(大哭)
你第一反應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下意識的反應是這么回答的:
回答1:別哭別哭,沒事兒,不疼。(拒絕孩子的情緒感受)
回答2:怎么弄破的???疼不疼???(詢問)
用積極傾聽是這么回答的:
家長:看到這么多血,你一定嚇壞了吧!
積極傾聽的回應公式是“事實+感受”,比如“看到這么多血(事實),你一定嚇壞了吧(感受)”,而且這里是“你陳述”句,不是“我”(媽媽or爸爸)開頭,而是以“你”為主語的共情,關注點在孩子身上,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處境和感受。
P.E.T.需要我們關注當下發生的事,感同身受孩子的情緒,并將這些內容不帶任何主觀評判地反饋給他,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被接受,
02 積極傾聽為什么有效?
當孩子處于問題區時,積極傾聽,會讓他覺得你不僅僅是在聽,而且你是真真正正的聽懂了他的情緒。當他感覺到你“聽到了”,他會有被接納、被關注、被認可的感覺,這時他的情緒會得到極大的安撫,有時甚至不需要別的解決方案,就能讓他平靜下來。
03 破譯孩子語言
積極傾聽最基本的能力,是要求父母能夠破譯孩子的語言,找到情緒代碼。例如:當孩子說“我討厭你”可能只是表示“我覺得你不愛我了”,而感覺受到了忽略。
在孩子說出自己的話之后,父母需要拋棄第一反應說的話,迅速破譯成孩子情緒,并且表述出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斷練習,甚至自己最開始用的時候,可能自己都會覺得怪怪的,不過不要放棄,堅持用下去,就會看到功效!
04 何時使用積極傾聽?
首先要弄清問題的歸屬,誰在問題區?誰擁有問題?判斷的標準之一是:誰感覺不舒服。比如,孩子和同伴發生沖突,感覺氣惱,這是孩子的問題。孩子把家里弄的一團亂,讓你覺得煩躁,是你的問題。
只有問題歸屬在孩子時,才能使用積極傾聽,如果孩子并沒有表現出來問題行為,或者是你不能接納他的行為時(這時候你處于問題區)是不適合應用積極傾聽的。而且不是孩子的所有問題都需要回應。在孩子情緒很強烈、需要被接納的需求很明顯時,才需要首選積極傾聽。同時要保證,你自己有時間有心情的情況下去做積極傾聽。
03 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如果你不給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有多大的能力??梢試L試一下,相信孩子在沒有你的指導和建議的情況下,也能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你會看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今天我已經開始放手讓我家寶寶自己去玩,自己去尋找興趣點,我坐在旁邊看書,只在他需要我或者向我求助時參與進入他的游戲時間。我突然發現,沒有我的參與,他居然自己其實可以玩很久,并不一定非要大人的陪玩。
04 不要期待孩子們想到的解決辦法與你的一致
積極傾聽是幫助孩子們發現問題,并找到屬于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所用的方法可能和你想象中并不一樣,或者干脆是你無法接受的,這時候請相信孩子,或者使用家長在問題區時的面質技巧(明天的文章會講到)
05 積極傾聽無法改變你難以接受的行為
如果你想用積極傾聽的方法,將孩子的行為改變成你可以接納的范圍,你會發現并不奏效。因為這時在問題區的并不是孩子,而是你,你把自己的信息包裝成積極傾聽,是起不到作用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