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玉米粒兒放進黑家伙
一群紅臉蛋呆呆地望著
砸吧著嘴
就等著聽那一聲巨響
熟練的捂耳、背身
嘭……
轉身快搶
雪白的爆米花
二月二,豆子開花龍抬頭。在北方習俗中,二月二這天需吃圓的東西,比如雞蛋、黃豆、玉米等。最受歡迎的莫過于爆米花了。
爆出的兒時歡樂,純真簡單
一般爆爆米花的人都是年齡稍大些的長者,二月二前幾天,他們便會走街串巷出現在村子的各個三岔口。待老大爺騎著三輪車到村子找到地點支起凳子點起碳火后,孩子們便一傳二,二傳十,將老大爺到村的這一好消息廣而告之。隨后各自跑回家拽上母親挑幾穗玉米,剝成粒兒,再拿上干凈的袋子去老大爺那兒排隊。因為老大爺不是經常來,所以每次都會有好多家爆,如恰逢二月二,爆的人會尤其多,一般父母都會讓小孩子在那守著,自己則忙去了。
兒時是老大爺的忠實粉絲,每次老大爺來,即使自家不爆,也會約著小伙伴看爆爆米花。
在爆爆米花前,老大爺會先將“黑家伙”在爐子上空轉幾分鐘進行預熱,然后打開蓋子,將玉米倒入,再放些許糖精,在鍋口涂抹上蠟,再蓋緊鍋蓋。然后開始一手轉動黑家伙,一手拉風箱。孩子們也開始進入漫長的等待,五六分鐘后,孩子們見老大爺起身,便會很默契的聚集到黑家伙周邊,同時捂耳,膽小一點的女孩子會將身體背對黑家伙。
老大爺將黑家伙的口套入一個厚厚的麻袋,再將黑家伙開口處的一個翹板從麻袋上的一個孔洞處穿出,左腳踩在黑家伙上,右手緊握黑家伙的搖盤,左手將一根鐵套管套在黑家伙的翹板,隨后便是“嘭”的一聲巨響,且伴隨著煙霧繚繞及清香撲鼻。
麻袋里的爆米花是主人家的,但總有一些爆米花會蹦出來,所以孩子們常會一哄而上,沖上去嘗鮮。一些好心的爆米花主人見到這群讓人哭笑不得的孩子也會放話說:“孩子們先嘗一嘗”。我們便會不顧燙手的爆米花,一個勁兒往嘴里塞,直到我們吃夠了,搶夠了,主人才把爆米花裝在袋中帶回家。所以有時自家的爆米花還沒輪上爆,我們的肚子已被喂飽了。
爆米花出爐前的那一聲“嘭”,成為兒時聽到的最好聽的聲音,一家人能圍坐在炕上吃爆米花成為最幸福的事。
爆出的好生活,踏實致富
兒時的鄰居便是一個爆爆米花的叔叔,從年輕時他就干起了這一行。有兩個可愛的女兒,大的現在應該快20了,小的也十幾歲了。從我記事起,他就在爆爆米花,算算年頭,也有十幾年了,至今仍然在走街串巷爆爆米花。
兩個女孩聽話懂事,那會兒上學路過他家門口,常常會看到兩個女孩幫他把爆爆米花的東西整整齊齊擺在車上,然后目送父親離開家。偶爾也會看到他將癱瘓的妻子背到三輪上帶著她一起出去爆爆米花。不幸過早的降臨到這個家庭,多少年來,他靠著爆爆米花養活了整個家庭。妻子賢惠,雖不能走路,卻也竭盡全力照顧丈夫女兒,兩個女兒更是從小孝順懂事,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已懂得這個家庭的不易。那口爆米花機陪著他們走過了數十載春秋,也帶給了村子里的小孩們許多回憶。
寒暑假在家時,仍能看到他在縣城周邊的一些村子爆著爆米花,踏踏實實憑著那一聲聲的“嘭”致富。兒時,基本每家都只舍得用玉米爆,生活好了,許多人開始爆黃豆,爆大米,甚至爆粉條……他的生意也擴大了,卻依舊是憑著那舊時的爆米花機,因為干的年頭長了,縣城周邊的人家也認準他爆的。
生活已好到讓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大多數人已不愿吃爆米花,卻依舊有人對爆米花情有獨鐘,二月二時仍不忘拿上玉米粒兒去爆一鍋。
這個肚子鼓鼓的黑家伙,讓兒時的我們即畏懼又期盼,它不僅溫暖了整個村子,也溫暖了我們現在的回憶。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