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忙于工作和豐富的夜生活,晚睡和睡得少幾乎已經成為通病
實際上這樣做是在肆意消耗自己的體能,加快衰老的步伐,甚至導致多種疾病,君不見,加班過勞導致的猝死案例越來越多
人的生命始自睡眠,要維持身體的健康,就必須使睡眠和活動交替進行,以取得兩者平衡
睡眠時間多長最適宜
其實,睡眠是否足夠不是從時間的多少來分別,而是看睡眠是否有效,是否達到熟睡的狀態
成人科學的睡眠時間一般維持在7—8小時,視個體差異而定
有些人一入睡就進入深度睡眠,睡上5個小時就可以恢復精力,如果真的讓他睡夠8個小時,反而會出現難受的情況
有些人入睡慢,就是睡上10個小時也會覺得沒睡醒
只要睡醒后頭腦清晰、精力充沛,就是一個優質的睡眠
怎樣睡才最高效
能取得較好的睡眠質量時間是晚上23點到凌晨1點,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也就是古人常說的“子午覺”
中醫學認為,睡眠是維護人體陰陽平衡的一個簡單實用的方法
晚上23點到凌晨1點是“子時”,這個時候陰陽大會,陰虛的人在這個時間睡覺最好,第二天自然精力充沛,千萬不要熬夜
中午11點到下午1點是“午時”,陽虛的人,特別是肝癌患者,如果能進行一定質量的小憩,哪怕是15分鐘,也會消除疲勞,使大腦供血充足,提高注意力、精力
如何調整早睡生物鐘
如果想改掉晚睡的壞習慣,增加睡眠時間,不要突然一下子比往常提前1小時睡覺,那樣只會使你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最好的做法是每天晚上提前10—15分鐘睡覺,知道你能夠擁有充足的睡眠為止。然后盡量堅持每天在這個時間睡覺
一段時間以后,就能形成健康的生物鐘了
周末補覺是否科學
有一部分人工作日熬夜,到周末就睡得天昏地暗,恨不得把平時沒睡夠的一下子補回來,其實這是一個嚴重的睡眠誤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偶爾睡眠不夠,身體內的生物鐘會自動調節,在第二晚補足前晚睡眠不足的部分
但如果集中的補充睡眠,就會使體內的生物鐘失去原有的規律,影響到人體各部分功能,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