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

在現在這個科技創新的迭代加快,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而精神世界越來越空虛,越來越迷茫,絕大多數人都找不到人生的坐標。

我們逐漸異化成一種奇怪的生物,沒有理想,沒有自我,每天忙忙碌碌,成為一個只會賺錢的機器,孤獨寂寞又空虛。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刷幾秒的短視頻,你就會笑到抽筋,而且根本停不下來,一直困在這個精神世界里,遲遲不愿離開。

當你去逛超市的時候,面對貨架玲瑯滿目的商品時,你是怎樣挑選商品的?

你認為你買到的商品是自己做的決定嗎?

你認為買到的商品是對自己有用的嗎?

你真的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嗎?

1、被設計的人生

最近又重看了《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主人公楚門一直生活在一個被人為設計的世界中,直到三十歲的時候才知道事實的真相。

以前看這部影片時,沒有太多的感觸,只是作為一個局外人,欣賞影片中的黑色幽默。

如今再看這部影片,才發現自己一直是局中人。

“當你在凝望深淵時,你已經處在深淵中。”

當你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之后,就會發現我們的人生就像流水線上的產品,每一步都是精心設計的 。

從小學到大學、工作、買車買房、結婚、生二胎、三胎,然后就是一直工作到退休,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身體也逐漸衰老,最后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等待著生命最后一刻的到來。

你知道“羊群效應”嗎?

當羊群整體移動的時候,中間的羊永遠也搞不清楚狀況,只能跟著瞎走,只有走在邊緣的羊,才能看清楚周圍的形式。

但是邊緣的羊又危險,最容易被猛獸拖走。所以只有走在危險邊緣的人,才能看清楚生活的真實情況。

盡管如此邊緣的羊還是邊走邊想方設法擠到羊群深處,大家都愿意盲從。

世界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讓自己消失在多數之中,好像跟別人一樣,就顯得合群。

《烏合之眾》中有這樣一段話: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愿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

忽然發現,在小時候最不缺少的“勇氣”,卻成為了成年人中的稀缺品。

2、你只能看到別人讓你看到的和你愿意看到的

為什么短視頻和算法會讓你如此沉迷?

你要相信每一個爆款的app都是被精心設計,有成千上萬人在后臺不斷打磨和優化,使它更符合人性。

你用起來越方便,你就越依賴它,你越依賴它,你就越離不開它,這就叫用戶黏性。

當我們在觀看短視頻時,經常會被內容吸引,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的物質,它能讓人亢奮、產生愉悅感。

多巴胺分泌的越多,你就越無法抗拒它,所以你就一直不停的刷,這種新鮮和刺激的內容就會讓大腦產生“快感”。

當多巴胺消退后,你就會感到無聊和空虛,對外界的一切都打不起精神,一切都是索然無味,從而促使又去尋找更刺激的內容,讓自己獲取“快感”。

后臺的算法時刻關注著你的愛好,然后不停推送你喜歡的內容,無限滿足你的內心需求,讓你沉溺。

即使偶爾有其他的內容,也會被你瞬間滑過去,所以你只能看到你愿意看到的。

短視頻上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各種軟件剪輯合成的,所以你看的也是別人愿意讓你看到的。

在平臺的算法的掌控下,每個人的喜好和需求都被精準掌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被喂養和投遞的。

這個時候你想到了什么?

3、是商品選擇了你,不是你選擇了商品

今年的“618”剛過去,你有沒有清空購物車呢?

每年的“618”、“雙11”購物節吸引了大批量的消費者,因為這個時候,平臺出臺各種促銷活動,激起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大家在購物的時候是否真的考慮購買的商品是對自己真的有用呢?

“用戶不是喜歡便宜,而是喜歡占便宜的感覺。”

你會發現在買回來的商品中,有許多只是使用了幾次就被丟在一旁隔著,等到房間擺滿了,就會逐漸被掃進垃圾桶里,然后你會感覺清凈的感覺真爽。

那如果是去超市購物,又是如何選擇呢?

杜克大學商學院教授喬爾.休伯和他的學生們做過這樣的實驗:

有一種高級啤酒,售價2.6美元,另一種是廉價品牌,只賣1.8美元。高級啤酒更“好”。品酒的行家們給高檔品牌的質量打了70分(百分制),廉價品牌則只有50分。

學生們首選高檔啤酒,選擇高級啤酒和廉價啤酒的人數比是2∶1。

另一組學生則可從三種啤酒中作選擇,除了前述的兩種,還有另一種超低價的劣質啤酒,售價1.6美元,品質得分也最低,40分。

結果事沒有任何一個學生想要買這種超低價啤酒。選擇先前那種廉價啤酒的學生比例從33%增加到了47%。

超低價啤酒的存在讓廉價啤酒變得名正言順了。

還有一組受試者,他們面對的三種選擇是最初的廉價啤酒和高級啤酒以及一種超一流啤酒,這種超一流啤酒要貴得多(3.40美元),但質量只稍微好一點點(75分)。

10%的學生表示,他們會選超一流啤酒。令人吃驚的是,其余90%的學生全選了高級啤酒。這下沒人想要買廉價啤酒了。

這簡直就像牽線的木偶被繩子拉走。

為了提高廉價品牌A的市場份額,你只需提供一種更便宜的選項C。C成了“誘餌”,它本身可能不會得到太多市場份額,但它會產生一種吸引效應,把消費者的選擇轉移到原先的廉價品牌A上。類似地,增加一種高價誘餌D,會把消費者的眼光往上拉,擴大高檔品牌B的市場份額。

當教授詢問學生們為什么會這么選擇?

他們說這樣決定“比較安全”,是一個“折中”的選擇。最便宜的啤酒說不定難喝得要死,最貴的那種則有敲竹杠的嫌疑,居中的啤酒應該沒啥問題。

那么你在生活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經歷?

4、寫到最后

當看完這些,你是否還認為自己一直是在掌控自己的生活呢?

如果不是,那么我們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生活呢?那我們還能掌控一點什么呢?

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