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朋友林聊了很久,關于是否給父母買養老社保很是糾結,一次性買滿十年需要五萬八千元,接下來每個月480元,連續交滿五年才能每個月領取七百元左右,這種保險等于是自己存錢然后每個月領用,身體健康,可以多領好幾年,劃算;身體不好,此保險不劃算,除了養老,沒有醫療報銷保障。
普通家庭,老人沒有收入,全部經濟來源都是經過子女供養。子女已成家,都有自己的壓力,一下子拿出這么多現金,壓力很大,還要祈禱這幾年沒有突發變故。贍養老人天經地義,需要權衡利弊,哪個方案更實際更有效。
我是不建議當下拿出這么多現金存在社保賬戶,到了年齡再按月發放。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一次性交完十五年社保金。沒條件的不能硬來,要給子女喘息的時間,應對變故的準備,不能透支。合理可行的方案是每個月定期打款給父母,他們用也好,存也好,自主決定。等經濟寬裕了再想出個更好的養老方案。
恰巧大姐夫張打電話來問關于老人家養老保險的事宜,和林的情況相似。三姐弟生活困難,老人沒積蓄沒收入,只能靠子女接濟,怎么拿出保險金是個大問題,只能是滿足基本生活后見步走步。
生活總是有那么多的不得已,曾經宏偉的夢想瘦身為樸實的心愿,照顧好自己和家人,其他說多了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