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金字塔,人們首先會想到埃及,美洲也有金字塔,可是要數雄偉壯麗,非埃及金字塔莫屬。這是祭祀的圣臺?還是為外來文明引航的標志物?難道如此勞師動眾,就是為了埋葬法老的身軀?金字塔的神秘勾起了各國專家在建筑、考古、生物等方面的濃厚興趣,至今這股研究熱經歷而不衰。
現在“金字塔”這三字已經變成實力、穩固的象征。我們寫文章也一樣,首先要樹立起穩固的結構形式,其次才能組織文字,填充事例,最后才能讓文章成型,變成一件穩固漂亮的藝術品。美國的巴巴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一書中,給我們提出了文章的四種結構形式,詳細如下:
一,結論先行,把中心表達放在前面。
記得有一次,臨上班時,有個老朋友打來電話,先是回顧大學時的友誼,然后聊她最近的工作狀況,后來又問候我爸媽。我實在忍不住了,問她究竟想說什么?她這才吞吞吐吐的說,想來我們公司上班,希望我引薦一下。早點說呀,我還以為是想借錢呢!這就是開始目的不明確,給對方帶來的困擾。
寫文章也一樣,如果你不及時表達出你的觀點,讀者很容易被你的敘述帶跑,從而產生另外一種論點。當你再擺出觀點論述時,讀者就會覺得有些文不對題。最近職場劇《獵場》前兩集就出現了現任男友重病,影響了前任男友回歸的劇情,結果讓觀眾覺得陷入了“ 誰才是第三者” 的狗血劇情中,紛紛吐槽大失所望。因此用“開門見山,論點先行”的結構方式有助于幫讀者明確論點,進而跟著你的思路走。
二,以上統下,根據標題選擇內容
在長篇小說中,作者會把某一章節當作小說中心,在短小精悍的散文中,也會有一句話或某個自然段當成本文的之眼。文章的所有論據都是為論點服務的,所有的結論也是圍繞著標題來寫的。當你想寫章子怡時,可以提到范冰冰,但是不要過多描述范冰冰的事跡,以免喧賓奪,搶了章子怡的風頭,反之亦然。
三,歸類分組,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在《最強大腦》的一期節目現場,臨時評委章子怡接受了一項記憶挑戰,項目名叫“寶貝進了沒”:五位小足球運動員每人向球門射門三次。在這期間,章子怡要記住五位小朋友的號碼、姓名以及進球結果。令人驚訝的是章子怡除了某處略有失誤外,其余的竟然都記對了。原來她首先從號碼和進球結果這些數字中找出規律,然后又把含生僻字的姓名與她熟悉的明星名字進行關聯記憶,這種數字加文字的分類記憶法得到了Dr.魏的贊賞。
因此,當你要表達多個重點時,必須進行明確分類,這樣不僅讀者看得明白,而且你的文章也會顯得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四,邏輯遞進,內容環環相扣。
一篇成功的文章必須有嚴密的思維邏輯,通俗明白的步驟順序。以初中課本上《巍巍中山陵》為例,作者首先從時間順序上回顧了中山陵從開工奠基到完工,乃至正式竣工時間的過程,用時序來烘托建造中山陵的莊重意義。然后在介紹中山陵的布局時,分南北兩區分別展開,其間對陵園中的平臺、亭堂等結構空間也作了描述,讓人忍不住從腦海里呈現出一幅清晰的平面圖。在文末處作者提到政府對陵園的維護,呼應了文首中山陵建造時的莊重,真是一篇條理清晰,結構工整的好文章。
正如兵書中的“兵馬不動,糧草先行”,每件事都有它的重心所在,對于寫文章來說,結構正如人體的骨架,支撐著龐大的血肉之軀,依附著思想靈魂。不管是畫維導圖還是列結構框架,都要做到心有丘壑。學會用金字塔原理找出適合你的結構模式,即使文思如涌也會有所依附,整篇文章也會像雄偉金字塔一樣,巍然矗立在人們的心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