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樊登講書,與北大哲學教授樓宇烈先生的對話,有感于“人性本善or本惡”的話題,正如一陰一陽之謂道,可能一部分人本善,一部分人本惡,出生時秉承當時的天地之氣(記得紅樓夢開始就有一段賈雨村論此道的大段文字)而生,即分陰陽善惡。按照陰陽太極圖,陰中有陽,陽中亦有陰,善中有惡,惡中亦有善。修完這一生,臨終時如陽明先生“吾心光明”一片,也算至極了!
而陽明四句教,則是從另一個角度闡釋善惡問題。強調(diào)人的修行要格物,就是為善去惡。
今天聽樊登講書,與北大哲學教授樓宇烈先生的對話,有感于“人性本善or本惡”的話題,正如一陰一陽之謂道,可能一部分人本善,一部分人本惡,出生時秉承當時的天地之氣(記得紅樓夢開始就有一段賈雨村論此道的大段文字)而生,即分陰陽善惡。按照陰陽太極圖,陰中有陽,陽中亦有陰,善中有惡,惡中亦有善。修完這一生,臨終時如陽明先生“吾心光明”一片,也算至極了!
而陽明四句教,則是從另一個角度闡釋善惡問題。強調(diào)人的修行要格物,就是為善去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