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片段中描述到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是由“近期未來“和”遠期未來“的不一致甚至沖突而導致的。比如產生拖延癥的原因是,”遠期未來“中有一個抽象且意義重大的目標,而“近期未來”則遇上了實際的阻礙和便利的替代性活動,通過替代性活動逃避阻礙。
處理好”遠期未來“和”近期未來“可采用以下兩個策略:
1、使遠期未來的目標更加具體化、情境化和可實施:即應該思考實現目標的具體途徑,把注意力放到“怎樣去做”上,特別是放到那些立即可實施的行動上。
2、降低近期未來中的“非期望行為”的便利性,主動增加調整的難度:即把容易干擾遠期未來的事情盡可能地遠離不去做。
A1:去年上公開課的事現在還記憶猶新。當時接到通知離上課的時間還有兩個星期,也就是遠期未來的目標是上一堂優質的公開課,用兩個星期的時間去做準備。按理來說,兩個星期時間已經非常充裕了,有充足的時間去查找資料、思考教學設計、做學案、做課件等,但最后是拖到離上課還有三天的時間才真正去準備,期間總是去做其他的事情來逃避這件事,記得當時那兩個星期特別難熬,后面幾天真的是很焦慮,幸虧最后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A2:本學期也將開一節校公開課,針對片段中提到的策略,具體步驟如下:
1、明確目標:此次公開課內容是高考一輪復習中的某一專題,我想要達到的效果是學生參與度高,能自己梳理知識主干,教師只是作為補充修改,知識落實到位。
2、如何達到這個效果:從此刻的課堂開始抓好學生的落實,盡量做到多引導,讓學生開口講和動筆寫(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己先梳理復習大綱,做到心中有數
3、降低近期未來中的“非期望行為”的便利性。現在離上公開課時間還有10周,因此我將安排早上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一份考題(持續兩周);其次梳理知識常考點及重難點(一周);然后做好復習大綱(一周);最后做好學案、教學設計和課件。意識到自己經常會被手機干擾,所以到辦公室后把手機藏在包里,設定個鬧鐘放松時間可以看,以及每天下班前整理好桌面,整潔干凈的辦公桌對自己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