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以練習為導向的心態,即不再認為工作日只能用來工作,練習只能在特殊時刻、特殊場合才能進行。而是將日常商業活動變成練習活動,將練習變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美國著名的“王牌飛行員學校”(TOP GUN school)的王牌訓練計劃,通過選用最優秀的飛行員擔任教官,與學員展開模擬空戰,“戰后”召開戰斗報告會。
怎么樣讓這種練習變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呢?
首先要從思維方式開始改變。
拒絕【認為某人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人人都可以通過正確的訓練幫助自己大幅度地提高,塑造自己的潛力。
足夠長時間地做某件事,也不一定就會更擅長。
如果想要提高,只是機械的努力是不夠的。
什么是正確的努力姿勢呢?邊干邊學!
在公司會議中,不要只是“講座式”地匯報工作,而是將這個會議當作是對會議室里所有人的一次訓練。演講者選擇一項特定的技能,要求報告人在演示期間著重關注,比如講有趣的故事,即興講解,減少對ppt的依賴等等,然后設法在演示期間提高那種能力。在演示者演講或講故事的同時,其他觀眾做筆記,之后提供反饋。如果公司在員工大會上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員工就可以穩定地提高各種各樣的技能。
在我們的日常學習中,知識與技能的區別,正是發展專業技能的傳統路徑與刻意練習的方法之間的核心差別。傳統的方法是先找出關于正確方法的信息,然后那學生作用那些知識。刻意練習則只聚焦于績效和表現,以及怎樣提高績效和表現。
從長遠來看,應該制定致力于改進技能的培訓計劃,用于補充或完全替代那些致力于傳授知識的方法。
以上是《刻意練習》第五章的內容,對于我的啟發有以下2點:
1. 工作是自己目前以及未來幾十年的主旋律,工作時間在我的日程安排里也是占比最大的時間。我該怎樣把【刻意練習】的方法和原則運用到工作中,才是自我提升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這是認知層面。
2. 認識到了在工作上運用【刻意練習】方法的重要性,又該怎樣進一步去推進呢?首先,階段性的找到自己想要提升的某一或某幾個具體明確的技能,然后去看這方面的大神,他們目前處于什么水平,自己和他們的差距又在哪里?大神又是怎樣訓練的,是什么使得他們能夠在該領域中脫穎而出的呢?大神是如何去運用他們高級的心理表征的?我又該怎樣不斷地學習,去接近這種高級的心理表征呢?————————這是方法論層面。
今天被永澄老師解讀的黃金圈思維震驚到,原來對于同一個模型,高手的心理表征和菜鳥的心理表征相差不止十萬八千里。長嘆一口氣,對于更高級的心理表征的追求,學無止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