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溫庭筠
譯文 一襲深紅色的長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黃色,自古以來舊的東西就比不得新的東西討人喜歡。 你我原本應該像合歡核桃一樣堅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來已經有了別人,讓我對你終究有了恨意。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寫她對情郎的眷戀。首起二句,是叮囑之辭。“井底點燈深燭伊”,這“井底點燈”四字,謂在井底點上燈。何以偏在井底點燈呢?原來這井底之燈,必是深處之燭。而“深燭”,隱喻“深囑”。“伊”是人稱代詞,在此代“你”。 “深燭伊”也就是“非常誠懇地囑咐你。”顯然,是作者刻意運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敘事。因而使詞意隱晦了。
二:虞美人——李煜
正文: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 :? 一年的時光什么時候才了結?過去的事記的很多!小樓上昨夜又刮來了春天的東風,在月明中對已亡的本國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宮女的年齡已經變老。問我能有多少愁?正像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通篇采用問答,以問起,以答結,以高亢快速的調子,刻繪詞人悲恨相續的心理活動。“春花秋月”,人多以為美好,可是過著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見了反而心煩,他劈頭怨問蒼天:春花秋月,年年花開,歲歲月圓,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完了呢?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好奇!然而,從后主處境設身處地去想,他對人生已經絕望。后主面對春花秋月之無盡時,不由感嘆人的生命卻隨著每一度花謝月缺而長逝不返。于是轉而向人發問:“往事知多少?”一下轉到社會現實中來了,“往事”,自然是指他在江南南唐國當皇帝的時候,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沒有了,都消逝了,都化為虛幻了。他深深嘆惋人生之短暫無常。“小樓昨夜又東風”,縮筆吞咽。”又東風“點名他歸宋后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消逝,引起他無限感慨。感慨什么呢?”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放筆呼號,是一片深沉的浩嘆。夜闌人靜,幽囚在小樓中的人,倚闌遠望,對著那一片沉浸在銀光中的大地,多少故國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頭,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他完全以一個失國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國之恨,表現出后主任情縱性,無所顧忌的個性,和他那種純真而深摯的感情。”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他遙望南國慨嘆,”雕欄“”玉砌“也許還在吧;只是當年曾在欄邊砌下流連歡樂的有情之人,已不復當年的神韻風采了。”只是“二字的嘆惋口氣,傳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之感。
漢本1602班? ? ? 成員:潘燊 1401155
? ? ? ? ? ? ? ? ? ? ? ? ? 陳鈺偉162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