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哆分享小短句(源自網絡)
評估現場環境,我已做好自我防護
雙手拍肩,大聲呼叫:先生先生你怎么了?先生先生你怎么了?
向路人呼救:快來人,這里有人暈到了,我是救護人員,請這位女士撥打120并告知我結果,現場有會急救的請跟我一起,有帶除顫儀的請拿過來。
食指中指并攏置于病人近側頸動脈(我們在給評估暈倒病人頸動脈有無搏動時盡量選取靠近我們那側的頸動脈,選取對側可能從有些路人角度看到的以為我們是在掐病人,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判斷頸動脈搏動:1001、1002、1003、1004、1005、1006,病人頸動脈無搏動,無自主呼吸
利用地形快速使病人脫離危險處,取平臥位,頭后仰,必要時墊硬紙板于背下,方便后續胸外按壓操作,解開衣領腰帶,暴露胸部(如果是女士要注意保護病人隱私,可以將薄的衣物覆蓋于胸部保護隱私)
搶救者站在或跪于病人一側,以兩乳頭連線中點為按壓點,定位手掌根部接觸病人胸部皮膚,另一手搭在定位手手背上,雙手重疊,十指交叉相扣,定位手的5個手指翹起
雙肘關節伸直,依靠搶救者的體重、肘以及臂力,有節律地垂直施加壓力,每次按壓后迅速放松,放松時手掌不離開胸壁使胸廓充分回彈
按壓頻率:每分鐘100-120次
評估頸部無損傷,檢查病人口中是否有異物,如果有要及時清除
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手法開放氣道,首選仰頭抬頜法(前提是病人頸部無損傷)
在病人口鼻蓋一層紗布
搶救者用保持病人頭后仰的拇指和示指捏住病人鼻孔
雙唇包住病人口部(不要留空隙),吹氣,觀察胸廓擴張
吹完氣,松開捏鼻孔的手,搶救者頭稍抬起,側轉換氣,同時注意觀察胸廓復原情況
按壓與人工呼吸之比為30:2
操作5個循環再次判斷,觀察心肺復蘇是否有效:頸動脈恢復搏動,有自主呼吸,口唇,面部皮膚,甲床由青紫變為紅潤,瞳孔較前縮小,有對光反射,昏迷變淺,出現反射或掙扎
復蘇后去除硬板,整理病人衣物,復原臥位,密切觀察病人情況并安慰:先生請不要緊張我會一直陪您到救護車的到來。
就這樣一套完整的心肺復蘇就完成了,全程四分鐘,你敢來挑戰嗎?
心肺復蘇是我們期末考核項目中必考的一項,可見其重要性,我覺得心肺復蘇的操作應該普及到每個人,這樣我們在碰到暈倒昏迷頸動脈無搏動無自主呼吸的路人時,我們可以憑借專業知識在黃金搶救時間內給予施救。
在上這節課時老師給我們看了好多活生生的案例,現實生活中有人暈倒昏迷,路人看到往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幫忙打120,還有救人心切,但手法相隔十萬八千里,這樣只會加重病情,原本的好心卻干了壞事。
全民普及急救知識已經箭在弦上,好多機構組織都在向自己的員工普及培訓相關知識,畢竟技多不壓身,不要覺得自己不會碰到這種狀況覺得無所謂,誰都不敢保證突發事件的來臨,我們能做的就是未雨綢繆,哪怕天氣預報不準,那雨沒能下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