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講這本書叫做《如何想到又做到》,副標題是帶來持久改變的7種武器,英文名是《Stick with It:A Scientifically Proven Process for Changing Your Life-for Good》。
這是一本2018年10月出版的新書,作者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yī)學院教授:肖恩.揚。
除了心理學研究,作者還有非常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
-他曾經(jīng)任職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他熱愛搖滾,還差點成為林肯樂隊的貝斯手。
-他是美國西海岸人壽保險的銷售冠軍。
他在所從事的每個領(lǐng)域基本都能做到頂尖水平,他一個真正的高手。
人們總是很難做出持久的改變:他們中斷了營養(yǎng)計劃,無法堅持先前定下的計劃,減肥不成功,拖延癥照犯。
到底該如何才能改變,持久改變背后的科學是什么?這就是這本書要實現(xiàn)的目的。
本書介紹了持久改變需要的7種“武器”。
這7種武器分別是:階梯模型、社交磁力、要事為先、極度容易、行為在前、致命吸引與反復銘刻。
01階梯模型
階梯模型指的是:做事的時候要專注于“微小”的步驟,按部就班一步步來。
作者年少時曾經(jīng)非非常喜歡音樂,他自己和弟弟組建了一個樂隊并擔任貝斯手,樂隊小有名氣。
有一次,他受邀參加了一個樂隊的聚會,這個樂隊叫Xero,也是成立不久的小樂隊。
但這個樂隊非常與眾不同,一般的搖滾樂隊沒有固定的排練計劃,演出完畢后都會四處狂歡,非常混亂。
而這個樂隊卻非常專業(yè),他們有專門的排練室,中間放了一張商用白板,白板上寫著短期的目標清單,上面寫他們最想完成的事情,他們?yōu)槊恳淮窝莩鲈O計了詳細的步驟和策略,樂隊成員之間的對話從不涉及遠大的夢想,只有具體的行動。
比如去見一些經(jīng)紀人,去購買某些樂器,參加某些小型活動。總之,都是非常具體的小事情。
Xero樂隊非常欣賞肖恩.揚的才華,邀請讓他加入樂隊,但是他因為不愿意放棄自己的樂隊,就拒絕了對方的邀請。
后來,Xero樂隊一步步取得了成功,他現(xiàn)在的名字叫做林肯公園。
林肯公園的成功,就是運用了階梯模型的方法:他們從不制定遠大的夢想,而是專注于成為職業(yè)音樂人的小步驟。
俗話說的好,你不可能一口吃掉一個胖子。
完成一件事最好的方法是,制定非常小的步驟,一步一步來。
你的步驟要足夠的小,小到具體的每一個行動。
比如說你不善于跟人溝通,你覺得自己很內(nèi)向,你應該怎么做呢?
你不能一開始就面對幾千人去公眾演說,你要首先跟親友開始,沒事和他們進行聊天,然后給他過渡到和同事閑談,然后再跟街上陌生人交談,一步一步訓練自己來完成目標。
其實道理很簡單,量變引起質(zhì)變,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大成功都是小成功的累積,你把每件事都做好,你的人生自然會好。
從小事做起,按部就班,實際上是最快速的成功方法。
02社交磁力
社交磁力指的是讓他人成為推動自己改變的力量。
現(xiàn)在有非常多的早起社群,大家每天早上在里面打卡,匯報自己今天的一些想法,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更能夠堅持下去。
社群有非常大的力量。比如說你要健身,只是找個人和你一起去健身還不夠,你應該從無到有的建立一個鍛煉社群。
同時,你可以分享一些視頻或或群發(fā)消息,不斷加深彼此的聯(lián)系。
對于規(guī)模非常小的社群,比如五人以下,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努力來維護社群而對于較大的社群來說,需要15%的參與者投身于社群的建設工作。
社群能有效的推動自己堅持做有利于自身的事情,比如說定期鍛煉身體,也會推動大家堅持做對自己不好的事情,比如說抽煙。
社群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說白了就是微信群。
微信群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封閉的社交圈,要知道,當你加入一個微信群,你實際上已經(jīng)開始受到別人的影響。
如果你的微信群是讀書群,你可能會開始讀書;
如果你的微信群是吃喝群,你可能會不停吃喝;
如果你的微信群是親子群,你可能會學習教育;
不同的選擇帶來不同的結(jié)果,不同的結(jié)果造就不同的人生。
選社群就是選圈子,選圈子就是選人生。
03要事為先
要事為先指的是做事前要找尋事物對你的意義。
如果你想持續(xù)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必須對你來說有很大的意義,這個意義越大,你堅持的時間越長。
比如說戒煙。如果戒煙對你真的很重要,你就很容易成功。
如果一個人才42歲,而他的肺已經(jīng)62歲,這會是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這樣死于吸煙相關(guān)問題的畫面變得切實可見,于是戒煙開始變得重要起來,這些吸煙者就會開始戒煙。
人生本無意義,意義都來源于自我創(chuàng)造。
是什么讓特蕾莎修女為窮苦大眾奉獻一生,是什么讓錢學森放棄國外優(yōu)越環(huán)境投身祖國建設,答案是他們自我創(chuàng)造的意義,他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很偉大很重要。
這種意義在很多書中叫做: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也就是超越自我的意義,我更喜歡的一種翻譯叫“使命召喚”。
有多少人是帶著使命感去做事情的呢?
我們的工作都很平凡,我們的工作都很辛苦,但是如果擁有使命感,你做事的動力就會不同。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說:“我從來不曾厭惡這份工作,我愛我的工作, 一生投身其中,縱使我已經(jīng)85歲了,我還不想退休。即使到我這年紀,工作了數(shù)十年,我依然不認為自己已臻至善 ,但我每天依然感到欣喜,我就是愛捏壽司,這就是匠人的精神。”
做你所愛,不如愛你所做,找到所做事情使命感,就是熱愛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