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師范畢業,就參加工作。站講臺,教書,當起孩子王。
做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呵呵。
我住學校寢室,對面院墻外一戶人家廊檐上掛著一串風鈴。風起時,叮鈴、叮鈴,悅耳動聽。
我累了,閑暇時,總喜歡站在門前凝聽搖曳的風鈴聲。
有一天,我在批改作業,有女孩唱歌,和著風鈴飄進我的小屋。好美、好甜的聲音。循聲望去,一個女孩正站在走廊上一邊看書,一邊歌唱。
風鈴在風里來回搖曳,叮鈴,叮鈴。
以后的日子,沒再聽女孩唱歌。
我繼續教學,回環往復,上課下課。
那是一個桐花落滿地的午后,女孩站在我的房門前,手里拿著一本書。我走近時,她慌忙把書打開,朝我走來。
“楊老師你這有字典嗎?”“這些字我不認識,借你的字典查一下。”
“行,進來吧。”
女孩有點羞澀的進屋,查起那些用筆圈起的字。
我在想,女孩怎么知道我的姓?
就這樣,一來二往,我倆就認識了。
傍晚,我依然坐在門前,聽風鈴擺動的聲音。叮鈴鈴,叮鈴鈴。
女孩好幾天沒出來唱歌,一天、兩天。
病了,不舒服。
我瞎猜起來,眼睛向掛有風鈴的廊檐望去,不見她的身影。
后來同事告訴我,她的父親嫌棄我是外鄉人,不讓女兒和我交往,如果再交往,就斷絕父女關系。
我聽后,心里惆悵了好長時間。
那些來往的日子,我多么希望以后陪她流浪海角天涯。
每年寒暑假,我都騎自行車回家。
背包、水壺,一輛自行車,騎行在回家的路上。
有風、有樹。
路旁買茶水的小攤棚,不擁擠,不喧嘩。四周很靜,很涼爽。垂柳飄逸的枝條,遮住了陽光。
途經柘城北關,有座兩層高的精致的小樓,在二樓的廊檐上一串風鈴在風中搖曳。
再后來的日子,認識了現在的妻子。爽朗、大方的她像個男生。
以后的每年暑假,她就和我一起回家,我用鳳凰自行車帶著她,她咯咯的笑,天真的像一朵紅花。有時她硬帶我,她的兩條辮子,一甩一甩的,蹭的我的臉好癢好癢。
我們每次回家走到那座小樓前,我就會駐足、凝望、聆聽風中搖曳的風鈴聲,清脆悅耳。
二十多年前的畫面,定格在我的記憶里,美美的,優雅、悠呀。叮鈴鈴,在記憶深處。
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那段美好的時光,揮之不去,難以忘懷。風起,飄雨的日子,一路走來,或平淡、或跌宕。
不惑之年的我們不再年輕,過好當下,幸福滿滿的。歲月里盛滿的故事,已書寫在青春的信箋上,被往昔的日子封上。只當回憶,回憶微微的笑、暖暖的甜、澀澀的味道。
今天,我開車再去尋找當年的那座小樓,已不復存在,沒有一點痕跡。
抬頭,
遠方有鴿群飛過。
青春,
搖曳的風鈴已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