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姆(英國)
譯者,李妍
周星馳在電影《少林足球》里講過,人若沒有了理想和咸魚有什么區別?高曉松曾評價《月亮與六便士》:無關乎有錢沒錢,天上那輪永遠免費的月亮就是詩和遠方,月亮和六便士伴隨我們一生,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我想也應該是人和咸魚的區別吧。
故事概要,大畫家思特里克蘭德的生平經歷
故事以第三人稱講述了畫家在成名之前的種種人生經歷,作者通過與畫家接觸的人的故事來講述追憶畫家生前的遭遇。
從最開始作者遇到同樣對文學藝術充滿興趣的畫家思特里克蘭德的妻子,從而認識了當時還只是一個在證券交易所上班的小職工。
隨著交往的頻繁,作者目睹了思特里克蘭德為追求理想,拋妻棄子的全過程。出于對其妻子的同情,作者代替其妻子去勸說離家出走的“畫家”。
在與“畫家”的接觸中,了解了“畫家”生活在異鄉的窘迫,即使如此,也不愿意回頭,在實現畫家夢想的路上,以不能使人理解的方式,離開的果斷和決絕。
離開家的“畫家”在一個新的城市里為了夢想,茍且的過著食不果腹、窮困潦倒的生活。
幸運的是在那里他遇到了一個能夠看出他畫畫天賦的同行一個名叫戴爾克的畫家。
用作者的話講這個戴爾克畫家生性單純、善良,正因此,他對“畫家”百般照顧和遷就,會在“畫家”臥病在床時對他悉心照料,甚至會在把自己的畫室讓給“畫家”。
而用旁觀者的話講,戴爾克又是極度軟弱但又不愛記恨的人。他的軟弱源于經常被“畫家”用各種言語譏諷,特別是對戴爾克的作品各種批評。對此,戴爾克更多時候并不生氣,反而很是包容和諒解。
“畫家”遇到戴爾克是他的幸運,而戴爾克遇見他卻是不幸的開始。因為“畫家”的生病,善良仁慈的戴爾克跟妻子商量把生病的“畫家”接回自己家里照料。沒想到,自己跟妻子幸福平淡的生活被徹底攪亂,并以妻子卻愛上了她所討厭的“畫家”為開始。
妻子的出軌,仁慈的戴爾克卻選擇原諒。在趕走“畫家”時妻子毅然決然的跟隨,為了不讓妻子跟隨“畫家”過上窮困潦倒的生活,他放棄了畫室,放棄了家,只為了成全所愛妻子的選擇。
后來,不幸的是戴爾克的妻子自殺,到死也不愿見戴爾克一面。對于戴爾克妻子的死“畫家”對此,并不以為然,反而對女人過于強勢的霸占心理表示鄙夷和不屑。
妻子死后,可憐的戴爾克選擇返回家鄉,回到父母身邊。從后面來看可以猜測到最后戴爾克應該是放棄了畫畫的夢想,然后平凡一生。
跟戴爾克一樣離開的“畫家”去了另一個地方。在酒吧里無業游民的他遇到了尼柯爾斯船長。之后倆人一起在船上謀事,目睹了“畫家”對身份證明材料強行擁有的霸道行為,而對舊主大打出手。
為了逃命,坐輪船又離開了。在一個小島上,遇見了鮮花旅館的女主人約翰生太太。好客的約翰生太太蒂阿瑞熱情款待“畫家”的同時,還把自己的遠房親戚愛塔介紹給“畫家”當妻子。
在小島上再次擁有家庭的“畫家”,妻子尊重他、理解他甚至會任憑他的指揮,封閉的小島環境給畫家帶來了無限的靈感。于是家里畫作層出,就連墻壁都不被畫家放過。
后來,畫家得了一種傳染性麻風病,被島上的人恐懼和厭惡,貧困潦倒的生活在畫家離世之前失去了一個孩子。被疾病折磨的畫家在失明的時候仍未放棄創作,直到死去。
若干年后,畫家的繪畫天賦得到后人的認可,其創作作品也都被后人以財富的方式加以肯定。
月亮與六便士,夢想和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分別表示夢想和生活。前者是遙在遠方,象征著美好,后者是生活眼前的茍且,包括平淡于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包括愛情上的精神肉體的性欲,也包括紛擾人間的世俗人情。
書里的畫家,為了實現畫畫的藝術家的夢想,在一個男人最成熟的年紀毅然選擇放下當前的一切,去追求遠方的藝術。
可能是藝術家們天生自帶猖狂特質,又仿佛自由、無拘束才是他們擁有藝術靈感的前提,才使得畫家有了放下一切的決絕。
他不知道又或許知道,放棄一切這一貌似極其理智的行為帶給他的是除了窮還是窮的生活,甚至有時候因為窮連畫筆和顏料都買不起。
46歲的畫家,在夢想和生活選擇了前者,放棄了安穩的證卷公司職員的崗位,拋妻棄子,遠走他鄉。不得不承認的是畫家選擇的極端,有家庭有生活就不要夢想,有了夢想寧愿放棄一切,包括生活、親情甚至愛情。
在畫家的世界里,做了選擇之后的他,有夢想可以沒有生活,但不能有生活卻沒有夢想。于是,便能看到,他每次在居無定所的流浪著,即使過著一無所有,食不果腹的生活,唯一沒有停下的便是畫畫。
找人借錢為了買畫筆,出去兩天工作三天畫畫,就連病入膏肓致眼盲的時候仍在不停的畫……為了畫畫,從不接受別人對作品的指責和指正到以畫為償的回報再到盛情要請懂畫的人欣賞……
一個從不為世俗改變自己的人,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卻儼然成了一個積極充滿正能量的一個人。
可以追逐月亮,也可以不忘拾起那六便士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似乎就是畫家一生的真實寫照。其實,值得后來人學習的不是他拋妻棄子的決絕,也不是他不知感恩插足別人婚姻的荒唐,更不是他不懂人情世故的與人惡言相向……而是,他對夢想追求的堅持不懈,歷經物質生活潦倒仍不忘初心的努力和堅持。
對我們來講,有了他的那股毅力和恒心,月亮和那六便士往往是可以兼得的。
就事論事,不可否認的是音樂人薛之謙。當摘天上月需要撿起地上的六便士的時候,他毅然選擇拾起更多的六便士,開淘寶店、開火鍋店,自己經營,從進貨到出成品,全程親力親為。
積聚了足夠的便士后非凡沒有沉溺其中的奢侈生活,夢想也并沒有因為潦倒的生活而擱淺,有音樂夢想的他一直在堅持,所以才有了如今,作品的熱捧,身價的暴漲。
音樂路上,他無疑是個贏家,一個以堅持出作品,以堅持最終閃亮發光的人。喜歡他的人都說他一個假正經的人,一個充滿深情的人。
今年大熱的《快樂男聲》,不管是被李健老師獨寵的魏巡還是唱跳歌手養雞(YOUNG―G),不同的是唱歌風格的迥異,相同的都是倆人對音樂的堅持。
一個是在13年的同檔節目里被落選,到如今的再次決戰,以第一名的成績,用實力講話,用行動堅持最初的音樂夢想;另一個則是從不顧父親不理解的反對,從最初的輟學打工為了生活,一路堅持,終于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到今天。
高曉松曾說過,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過好今天的茍且,對詩和遠方多一份熱愛,再加一份堅持,便士會有,月亮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