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個月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大部分人的價值觀是這樣的:
金錢>時間>注意力
成功>成長
現在>過去>未來
**而你的價值觀是這樣的:
注意力>時間>金錢
成長>成功
未來>現在>過去
**
那你的選擇自然會發生變化,而你的剛需自然和他人不同。
這次我們談談你的自我驅動力是什么?
什么是自我驅動力?就驅動力就是自我不需要鞭策,自己驅動自己。
自我驅動力來自哪里?來自于你最重要的剛需是什么。
比如學英語,很多人學了十多年依然看不懂一本童話書,而有的人學一年兩年就能看大部頭的原著!差別就在于前者沒有把英語當做自己的剛需,反正不會英語生活也沒什么變化,日子照常過。后者則是強烈地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對他來說學會英語是改變現狀最直接最好的途徑,學英語是他的剛需。逆向英語學法創始人鐘道隆教授從45歲開始學英語,就是因為他心里有個強大的念頭:我這個中國的高級工程師和總工程師英語水平與文盲差不多,外國人會怎么看我們中國人,怎么看待中國軍隊?"回國后,鐘教授橫下一條心,非學會英語不可。 在他 45 歲的時候。鐘道隆終于悟出了學習英語口語聽力的正確方法,一年后出國能為別人當翻譯。
正確的剛需是自我驅動力的源頭。把你想要學習的技能變成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找到做這件事的重大意義,讓它上癮,不做就難受,進而養成習慣。這篇和《通向財富自由之路》十一:送你一把解決“半途而廢”萬能鑰匙大意相同,是它的觀念的延伸。
,
剛需塑造你的大腦,什么樣的剛需,決定了你有什么樣的生活,被動的剛需,決定了你要被動的生活,命運并不掌握在你手里。主動的剛需,會讓你成為生活的主人,掌握住改變命運的權利。
很多人賺不到錢,是因為他們的剛需不是賺錢,而是花錢。如果有了錢,我就_,他們的剛需是有了錢以后的生活,而不是賺錢本身。對他們來說,賺錢是手段,花錢才是目的。
剛需是可以培養的。
我們的天性有很多的不完美:懶惰,貪婪,妒忌,看不得別人好,愛湊熱鬧隨大流……如果任由這些不完美的天性主導我們的生活,那是很危險的。
幸好我們還有思維,有超強學習能力,有自制力,還有習慣可以培養。這些都是克服不完美天性的重要工具。是培養剛需不可或缺的。
在培養剛需過程,最重要的核心是耐心。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大部分人渴望的是“馬上”成功,歸根結底是因為期望值過高,“馬上生效”是他們的剛需,但不是正確的剛需。做兩天沒效果,就想著放棄,干三天太痛苦,就換方法,他們往往因為太過心急而體會不到學會那項技能以后對生活帶來的改變和進步。“我就說嘛,英語要有語言環境才行”“學英語應該從小開始才有效果,我年紀太大了”……進而印證自己的感覺“看,我就說沒有用”,然后,就心安理得放棄了。
沒耐心的人什么也干不成,越怕麻煩的人越會麻煩一輩子。
在耐心的土壤上,培養我們的正確的剛需,然后讓它成為我們的驅動力,促使我們一天一天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