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夜晚,格外寧靜安詳,望著已經相擁熟睡的父子兩,心里被深深的幸福感所籠罩。日子如清泉般慢慢流淌,享受這樣平淡的安寧與愉悅,享受這份平靜和恬淡。想起黃老師心理年齡里第一課里的那個例子,幸福的秘密藏在人們自己的心里,當你不再用雙眼往外看,學會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內心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原來幸福就在你的心里!
回首與老公走過的八年,和很多夫妻一樣我們也經歷了戀愛的幸福,婚姻的磨合,三年之痛,七年之癢,所幸在最困難的第七年里幸運地遇見了這個平臺,讓我在這里迅速地成長,突破自己,提升自己,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這個家。
老公是婆婆生了三個女兒后盼星星盼月亮盼來的寶貝,從小活在三個姐姐的照顧下,有著很嚴重的大男人主義,而且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公公什么都不操心,沒有主見,什么事情逆來順受,典型的心理年齡兒童期;婆婆本是一個很智慧的女人,但是因為不滿公公的不努力,對公公有很多的不滿和抱怨,在他兩世界里,婆婆的心理年齡是充滿對抗的青春期;他兩三句話就會進入一個死循環,婆婆開始批評,公公假裝聽不見,然后婆婆愈演愈烈,公公就索性離開)他總擔心會被我我操控,于是用他自認為的強大包裹著自己。他從小看到的大人的相處的模式都是婆婆在指責公公,作為男人的他擔負著婆婆改變家族的重任,于是骨子里有著根深蒂固的對抗情節,從來不會好好說一句話,你想聽的他不會說,你不想聽的他偏說,你越贊成的他越反對,你越想要的他偏不給,整個一典型的心理年齡青春期。
我從小生活在兩個典型青春期的家庭,天天聽到的是父母無休止的爭吵,他倆每天的交流從第三句開始就會分貝不自覺的提高,兩個人很少能和顏悅色地達成一致,都是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我的內心特別期望他倆改變,所以我從小被人說脾氣好,從來不爭不搶,盡量不發火,努力不生氣,都是因為我害怕這樣的爭吵,以為只要自己不吵了,天下就太平了;現在看來都是因為自己無力改變,害怕承擔不起對抗的后果,于是選擇隱忍選擇逃避,但是內心滿滿的是委屈和無奈。有時無法忍受時也會進入青春期,常常讓一件小事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讓累積的情緒爆發,然后不顧一切的沖向情緒的紅燈。
這一切的改變從今年開始,還記得那天是在洗手間里一邊聽課一邊洗臉,當聽到黃老師哪句:一個人要想開心就得打開心扉,如果她的心門都是關閉的他又如何能開心呢?當時正在老家一人帶著兩個娃,老公的不理解不體貼讓我深深的痛苦和壓抑。聽到這句話,當時眼淚止不住的流,這不就是在說我么,長期以來都是一個人默默忍受,從不愿和任何人提起,緊緊地關著心門,自己不出去,也不讓別人進來。時常埋冤老公不理解不體貼,也時常被老公抱怨不溫柔不賢惠;卻從未真正向內看,從未打開心扉坦誠表達過自己需要什么。
那時的我們總想通過批評指責讓對方改變,以達到自己的要求;直到聽到幸福雙翼的改變定律:改變自己不是改變別人的最好的途徑,而是唯一的途徑!當我放下過去,放下對方真正回歸自己的內心,我才學會了打開心門,學會了正向表達自己需求,才學會放下標準真正的接納對方接納自己。
如今的我不再逃避,不再對抗,當我遇到事情能夠試著分清界限,看到全局,跟老公的交流也慢慢先通情再達理后,他看到了我的變化,也跟著加入了學習,這是始料不及也讓我充滿感激的。我們一起聽課,有時會即興交流,我經常會把黃老師的經典名言分享給他,慢慢地他不再一點就著,不再看哪都不順眼,不再一開口就是批評指責。慢慢地有了父親的慈愛,有了丈夫的包容,有了成年人的格局。
我很慶幸這么久以來一直都能堅持把寶寶帶在身邊,哪怕再苦再累;也慶幸自己做任何決定第一要求就是一家人能在一起,原來當初不自覺中一直在踐行著親情第一,牢牢捍衛著孩子的生命鐵三角。正如黃老師所說,當我們年齡逐漸長大,在家庭和社會承擔越來越多的角色時,我們的功能就需要升級,不然就會卡有時甚至死機!我們需要成長,需要從幼稚走向成熟,需要成為真正有智慧的人。而慧由心生,不妨放慢追逐名利的腳步,問一問自己的內心,你究竟需要的是什么,你想要的幸福是什么,你的心會告訴你,因為你幸福的秘密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