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典電影,這是1991年拍的,講臺灣60年代青少年的故事。聽說了很多年,以前找不到片源,最近終于發現可以下載把它看完了。也許有人至今沒有看過甚至沒有聽說過,我以自己的感受介紹一下。
這是一部接近4個小時的電影,不要被長度嚇壞,如果你能融入開始的敘事感覺并關注人物命運,那你一定會慢慢看下去,也許你會發現自己青少年時期的影子。故事很清晰,主線是張震出演的小四(電影里他就叫張震,那時青澀的15歲,他的爸爸就是電影里的父親)對家境不好穿梭于幾個男人之間的小明從愛到恨的故事,副線是青少年幫派的爭斗和報復,大背景是60年代臺灣的迷茫生存奔波和漂泊。不劇透多了,故事要慢慢看。我覺得4個小時并不累,因為故事吸引你往下看,因為你想知道他們后來怎么樣了,全篇都有種宿命的悲涼感,而讓我最有感觸的,是導演楊德昌通過鏡頭寫意出的青少年那種真摯的情義,也許在大人們看來他們胡鬧幼稚愚蠢,他們不學好混幫派談戀愛爛交友,其實我覺得應該帶著尊重的態度去真誠的看他們的情感和友誼,他們的迷茫和混亂也透露出父輩和社會的不知所措潦倒困頓,就像影片開頭說的,大人說只要努力就有前途,其實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前途在哪里。他們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愛和恨,比如小四直率的堅持自己的正義,比如哈尼單獨一人去挑戰217的場子,比如小明為了生存和安全感在哈尼滑頭小馬小醫生等等男人之間周旋,比如小貓王一次次用小身板挑戰大個子。我覺得他們的感情是值得敬佩的,是純潔真實而且純粹的,沒有陰冷的虛假,沒有世故圓滑,他們演繹的就是那個感情可以真摯到沸騰到犯罪也在所不惜的青春期,我向演員和導演致敬。
最后說一句,楊德昌的電影要慢慢品,不喜歡不要勉強,每個人有自己愛吃和不合胃口的菜。楊德昌的《一一》雖然沒有這部好看,但是慢慢品也還是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