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有關戰爭的電影,總是讓我感覺很壓抑。記得之前某個艷陽高照的下午,我一個人在房間里用電腦看了《鋼琴師》,竟然心情壓抑到不可自拔。從此之后就再也不獨自看戰爭片了。
昨晚去影院看了《Dunkirk (敦刻爾克)》,估計是快要下線的緣故,人很少有點包場的感覺。關于這部電影很多人是沖著導演諾蘭去看的,亦有很多人是沖著二戰題材去的,而我卻只是一個沒有太多期望的普通觀眾,盡管王先生已經念叨許久而且身邊還有人去電影院三刷。
不出意料的讓人淚奔,我哭的稀里嘩啦。看完后王先生吐槽說整部片子太壓抑了,可是戰爭片你能希望怎樣的陽關明媚呢。
四十幾萬的士兵被德軍從不同方向包圍,只能從敦刻爾克撤離。那些排著長長的隊卻無法上船的士兵在敵軍隨時不斷空襲轟炸中他們的沉默讓人感到絕望。而那些上了船的人就能安全回家嗎?空襲,魚雷一個又一個,載滿人的軍艦瞬間就支離破碎。
戰爭是未知的,士兵是迷茫的,他們無法知道自己的命運會如何,什么時候能上船?下一秒會不會被炸死在沙灘上?坐著船就可以安全回家了嗎?即使畫面中并沒有德軍的任何人或者部隊出現(除了空中模糊的飛機),我們卻感到了極強的壓迫感。整個電影對白很少,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被畫面和音樂直白的表現出來了,體現了”show don’t tell (展現而非告訴)”的原則。
在士兵們被困之際,另一面英國民眾道森帶著自己的兒子開了自己家的小船來營救士兵。他們營救了翻船之后受到驚嚇的的士兵,當士兵歇斯底里表示去敦刻爾克就是送死堅持不要去了的時候,船長道森對孩子說現在的他不是真實的他。是呀,下一秒鏡頭就切換到前一夜他還鎮定自若的在指揮著。所以戰爭給人帶來的精神創傷,并不是我們這些不曾經歷過的人所能感受的。當飛行員問道森怎么會躲飛行縫隙的時候,他說是我兒子教我的。后來當道森的小兒子說自己的哥哥之前是飛行員,也是在開戰后前幾個星期犧牲的時候,道森帶著小兒子義無反顧開向敦刻爾克就顯得那么合情合理而又感人至深。
除過陸地的等待和海上的援救外,空中的誓死一搏也是讓人膽戰心驚。在這一場與時間較量的救援中,空軍起著重要作用。當時陸地已幾乎停戰主要是空襲,而英國的空軍又實力遠超德國,所以上空能制勝的話也可減少不少傷亡。可是從湯姆出場就設定了油箱有問題,需要借助同伴的數據作參考。當同伴被擊落后眼瞅著就要沒油必須要返航加油的時候他又看到了另外兩架敵機。此時此刻,作為人都是矛盾的,本可以回去加油保自己平安,但看到下面一艘艘船被炸,士兵或跳海或燒死。他選擇留下來作戰。
截止到此時此刻所有的絕望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指揮官拿著望遠鏡觀察遠方,神情凝重而后舒緩而后眼圈泛紅,被問到發生了什么事情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個字“home (家)”。 這絕對是全片的高潮,那一個個在遠方出現的小點點,不就是民眾們來接士兵們回家的小船嗎?
如果你無法回家,家就會來迎你!!
第一次全片出現了歡呼,是士兵們的歡呼,他們的人民開著大大小小船帶著吃的來接他們回家,在這絕望的處境里還有比這更激動人心的事情嗎?
這些大大小小的船出現的時候讓我想起來《最長的一天》中英美海軍登陸諾曼底時,德國軍官拿著望遠鏡看著海上瞬間出現了眾多船只嚇的魂飛魄散的場景。從敦刻爾克英軍慘敗大撤軍到諾曼底登陸,時隔四年,幾乎是同一批軍人,他們坐著英國民眾的船在德軍的轟炸下倉忙的從法國逃走,再坐著盟軍的軍艦從諾曼底登陸在法國戰勝德軍。相似的場景,相似的人,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感動。我想正是那些在絕望時帶他們回家的人給了他們下一次戰勝罪惡的勇氣和信心。
轉折就此迎來,一切就此豁然開朗。當撤回后沮喪的士兵看到拿著啤酒來慶祝的民眾時他們是迷茫的。雖然戰敗,但在預計能運回兩三萬人的情況下運回了三十幾萬人又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勝利呢?就像影片中說的,“希望就是武器,活著就是勝利”。
當鏡頭轉向飛機沒油著陸時,湯姆似乎試圖出機艙跳傘,但他沒有。著陸后,他用槍打著了飛機。我想這是一個飛行員能做的最大努力,即便最終被德軍俘虜。盡力的消滅敵人,并不為他們留下自己先進裝備,這也是一種絕望中的勝利。
全片的最后是以小士兵之口讀報紙,這是當年丘吉爾極為著名的演講:
“Even though large tracts of Europe and many old and famous states have fallen or may fall into the grip of the Gestapo and all the odious apparatus of Nazi rule, we shall not flag or fail.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fight in France, 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 we shall fight with growing confidence and growing strength in the air, 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歐洲大片的土地和許多古老著名的國家,即使已經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納粹統治的種種罪惡機關的魔掌,我們也毫不動搖,毫不氣餒。我們將戰斗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愈來愈大的信心和愈來愈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