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成績出來了,489分……作為一個理科生,小紅看著這個數字,有點兒茫然和忐忑,這個成績,和班上優秀同學比,有點兒難堪,畢竟考得最好的那個男生762分啊,居全縣第一!上清華了,一下全校都流傳著他的傳說,聽同學說:當街坊鄰居都羨慕他媽媽生了一個這么聰明的兒子時,她媽媽的回答是:這么不爭氣,現在那個學校才免一年學費,要是多考兩分可以免四年學費的……!這句話令人有一種傷口上撒鹽的沮喪!接下來就是選學校和專業申報志愿了:我該做什么呢?這個問題把小紅難住了,好像真的不知道。在記憶中,只有幼兒園和小學是輕松快樂的,踢毽子,跳繩,畫畫……中學的六年時間里,學習任務日趨繁重,課外活動成了“壓縮餅干”,一周一節體育課,大家也不怎么活動,愛學習潛移默化成了大家心里的最高準則,一張張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是對父母最大的欣慰,老師最大的認可,自己最大的鼓舞。這次高考異嘗發揮,往事已成殤,我該做什么?小紅心理嘀咕了好多遍這個問題,學校可以選自己能被錄取上的,專業呢?財務會計?我不喜歡數字,老師?我也不想做老師,護士?我也不喜歡護士……其它還有好多諸如電氣工程,動力工程之類,她只能看懂文字,確不知道是做什么的,還是回去跟父母商量一下吧。
? ? ? ?就這樣,小紅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家,家里開著餐館,雖然那天客人很多,但爸爸早已在門外等候笑面相迎:怎么樣?“不是很好”小紅把成績單和志愿表遞給他,他看了一下,你準備報什么專業呢?爸爸問小紅。我就是不知道呢!她回答道。以前的目標是考個好分數,現在分數也就這樣了,沒有目標了,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爸爸語重心長的對小紅說:孩子,你考多少分爸爸都支持你上大學,出去拓寬自己的視野,不過一定要選一個你喜歡的專業,將來做自己喜歡工作,人一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最重要。你看爸爸,年輕的時候看著人家賣衣服,我賣就賠進去了,后來下海熱又去廣州,由于沒文化只能做普通工人,那種工作感覺就是在浪費生命,在走投無路時發現自己一直就喜歡做菜,后來回來開了餐館,一直做到現在,并且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所以說人一輩子認識自己最重要,不要人云亦云。
? ? ? ?這時小紅想起了那位學霸媽媽的話,心里一下子充滿了滿滿的能量,我真是幸運啊!有一個這么好的父親!
? ? ? ?正如王小波所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生活本源。花兒自會開放,小河自會流淌,小草也會頑強的生長。有什么好比的呢?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世界日新月異,各種知識與日俱增,我們總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有一種知識焦慮。把自己弄得起得比雞早,睡的比狗晚,最后還是發現還有那么多比自己行的牛人,大師只能望其項背。我們身心疲憊,多么殘酷的現實!其實,我們是否可以不用活得那么累呢?正如楊絳所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這個世界有兩種工作狂,一種是工作著并享受著,快樂著;另一種則是為了工作成果帶來的物質獎勵而工作,加班加點。我們絕大多數人屬于后一種,由此產生比較,倦怠,無奈。其實沒有哪個時代像現在有這么多職業可以選擇,對大多數人來說挑喜歡的職業比挑合適的伴侶更容易。可能是基因進化一直保留著我們隨大流的習性,大家潛意識總是覺得跟著大部隊走比較可靠。我一直覺得,那種工作著并樂在其中的人就是認識自己的人,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那種人內心是充實的,完滿的,難道這不是我們心中的世外桃源嗎……認識自己,找到心中的那份本自俱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