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半就出發去參加DISC一日商學院,記得上次見海峰老師、秋葉大叔,忠秋老師還是在3月18日的超級個體巡演活動上海站,沒想到的這么快又見面了。不過,今天還見到了仰慕已久的秋水教主,挺開心的一天。
下面我分享一下今天的收獲和自己聽完之后的感觸。不過要提前說的是今天更多的重點是在感悟之中,因為很多內容都聽過了,不過復習一遍也有了更深的印象。
01
李海峰:DISC
聽海峰老師講課總是很有激情,他詳細的講解了DISC理論,并且也舉了不少的例子,當然如果你想要仔細了解這塊的話可以先讀讀《DISCover自我探索》這本書。在講解的過程中,海峰老師也爆了很多的金句,而正是這些句子讓我有了更深的印象。
1,學不同,還是學對的?
海峰老師講了一個新加坡學員十年前聽他的課和現在聽他課的區別,那個學員回答說,以前是想了解中國的一些東西,現在更多的是看有什么不同。這一下子點醒了我,其實更多時候我還是處于“學對的“這種水平,很多時候也只是一味的吸收,這樣其實意義不是很大,就像吃飯一樣,管它有沒有營養,你只要看到東西就想吃,即使這些東西是能吃的。
想來想去,其實這也是非常可怕的一種行為,因為我們只是在不斷的吸收,即使有所輸出,但也只能是平平淡淡,因為畢竟這都是別人家的東西。這也使得我想到了差異化,很多時候的競爭,成長,標簽,如果沒有差異,你很難在一個領域崛起的,因為很多的領域已經被占位了。
2,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發展。
DISC不是說學了就可以當領導,學了就能做成很多的事情,更多時候,這是一種工具,一種思維框架,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別人,如果我們真正的懂別人了,那么我們做起事情來也會容易很多。
回到愛情,這是一個懂比愛更重要的世界,不建立在懂上面的愛不叫愛,所以DISC能夠更好的讓我們了解彼此,然后更好的和自己的伴侶和自己的家人相處。先照顧好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讓朋友成為沒有親戚血緣關系的親人。
在職場,很多時候,可能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有沒有明白別人,甚至說領導有沒有明白你?職場在于你關系有沒有更好,不僅僅是能力是否足夠。因為工作是“匯報“出來的,你的影響力的上限取決于你的人際敏感度。因此在職場,我們要懂的匹配,跟各種人匹配。
3,打開思維,愿意接受各種各樣的不同。
這一點其實我也感觸很深,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人生的很多可能其實就是來自于我們思維的開拓,來自于我們敢于打開自己,然后去想,去踐行更多的可能。
02
秋葉:DISC新媒體
1,新媒體要團隊作戰
現在很多做新媒體的,其實都是團隊在作戰,因為一個人要適合做新媒體所有的工作很難的,即使能做好時間層面也很難。而根據DISC搭配各種小伙伴,一起來構筑一個強有力的團隊,在這個過程中發揮每個人最擅長的,然后一起來做。在這個過程中秋大提到了起標題的套路:因人(DISC)而異起標題;想想自己所遇到的目標群體是哪一部分,然后起相應的標題。當然秋大還提了沒靈感的時候可以去多看看網易云音樂的評論。
2,不同的平臺,不同的性格。
做自媒體,到底入駐什么平臺好?其實這個也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性格來定,比如d型的可能更適合微信公眾號,i型的可能更適合微博等。在做自媒體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嘗試自己能夠玩得轉的,然后等到這個平臺足夠好的時候,再去各個平臺卡位,當然有時候為了保留品牌, 你可以先去注冊,但不一定運營。
在秋大提到這里,其實我們也看到很多人的誤區,大多數時候,大多數人都只是在做,從不考慮什么問題,看別人玩微博我也去玩,看別人寫簡書我也去做,看別人開始公眾號了我也趕緊來做,到最后人被拖垮了但一點效果都沒有。
大多數人寫文章,容易體現更多的i型,然后也就只能自嗨了。
03
蕭秋水:DISC幸福生活
1,我們來自哪里,要去哪里?
我們從哪里來,要去哪里?這看似是個很簡單很傳統的話題,但卻是值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來好好考慮一下的。
很多時候幸福就來源于你所知道、了解的。所以我們要懂的識別,運用和管理,這也是我們對人的敏感度。
2,差異化成長,學習型家庭
在成長的路上,想要和需要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大多數小伙伴可能看到別人成長快速,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的時候會焦慮。但其實我們不需要如此焦慮,如果你花在了焦慮,那么你還有什么時間進步?
懂得知行合一:從了解到掌握,再到熟練,最后精通,就這樣逐層的深入。
另外教主也提到了一個很好的話題,那就是我們要培養學習型的家庭,因為共同進步和成長才是家庭成員彼此幸福的根源。一個人的童年經歷,造就了他性格里最強大的隱性基因,幾乎決定了他未來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
兩種思維:固定性思維和成長性思維。對于成長性思維來說一切都是可變的。
3,你的幸福究竟由誰來決定?
秋水教主分享了關于自己的一些故事,尤其是愛情和婚姻層面,她向大家發問:父母那一代認為的幸福是不是我們認為的呢?別人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樣時,你的幸福究竟是誰來決定呢?
這一點自己感觸很深,無論是在工作和前程的選擇上面,還是愛情的選擇上面,我相對而言做的還好,都是在根據自己的想法,根據自己的目標在做決定,也終究這樣決定了,但回過頭來卻也發現,很多時候,最親密的人反而成為了我們最大的阻力。
世界上所有的后悔都是沒有意義的,除非你吸取教訓!我們就應該用不一樣的角色和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因為其實我們都是演員。我們要有自己的調整力,要懂得適當的調整。
4,DISC如何應用到幸福關系中?
在很多關系之中,我們其實根本不應該試圖去改變對方,而是要用對方接受的方式去影響ta。因為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最用心。
這一點和海峰老師提到的觀點一樣,這是一個懂比愛更重要的時代,所以擁有懂別人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04
我的收獲及感悟
一天的學習就這樣結束,見到了榜樣,也學習了干貨,雖然前面也提到了一點感悟,但還是想在這里說說。通過三月份的超級個體活動和這次的活動,雖然差不多一樣的導師,但主題卻也不一樣,當然我所收獲的東西也有很大的不同。
1,職場在于你關系有沒有更好?
這其實是我一直比較忽略的,因為學校社團和個人成長領域自己做的還不錯,所以很多時候其實也有一群玩的好的小伙伴,但工作中就不一樣了,有時候有些東西是自己擅長的,有些東西卻也不是很擅長,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其實能力層面除了特別專業的,其它地方根本體現不出來你自己,所以這也是我這兩年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由于性格內向一點,慢熱一點的原因,所以之前我一直強調自己,只要能力足夠的強就好,人際關系不用太在意,后來在成長的過程中才發現暴漏出了很多的問題,而現在這也成為了我面臨的最大問題。
2,學不同,而不是學對的;
讀書聽課的時候,偶爾也會想想和自己相關的,但卻很少專門刻意的去看與別人的區別,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很多時候自己只是在一味的學習自己認為對的東西或者自己看到的似乎對的東西,這也無形之中讓自己有了學習瓶頸,讀書,最多只是聯想到相關,所以這樣的學習其實收獲永遠有限。
很多時候,我們有的,可能只需一帶而過,我們沒有的,跟我們差別比較大的,那就要好好琢磨。當然這也是成長學習里面最具挑戰的地方。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多數人的學習狀態是沒有成年的。
3,你究竟有沒有懂別人的能力?
之前更多時候只是關注在事情和目標層面,學了DISC之后,聽了海峰老師和其他幾個老師的分享,才慢慢明白,懂別人很重要,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把事情做完,把目標實現就足夠。這也讓我想起大學自己做社團的時候,因為太專注,直奔目標,也算是大D型,所以擔任負責人之后,一學期下來雖然很多目標都很出色,但卻跟很多人拉開了很大的差距。所以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懂別人的重要性。
回頭來,又開始想我們棒棒團的管理方式,其實也有這樣的問題,很多時候跟小伙伴溝通的時候,其實就有這樣的難點,很多時候我都比較直接,所以遇上愿意接受的,那還好,要是遇上不愿意接受的,那兩個人就直接頂起來了。因此不同的人,我們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相處方式。
4,我是誰?我究竟想要什么?
這看似是一個很古老,很難回答的問題,但也是我最近思考最多的,有了這幾年的快速成長,雖然也在一些領域稍有經驗,但卻沒有特別突出的關鍵詞,其實也就是沒有特別清晰的定位。試錯、選擇,踐行,提升,這是我在不斷循環做事的核心方法論。
以上四點其實就是我以問題的形式闡明了自己收獲的一些思路和自己馬上要去突破的一些方面。
最后也感謝各位分享的老師,不僅讓我們收獲到了干貨知識,也有了更多新的思路。當然今天還有忠秋老師分享的結構思考力、文刀老師分享的公眾號寫作、陳雄老師分享的人才運營、馮敬俊老師解讀了報告。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精彩豐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