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比你有天賦,也比你更努力。
見完同學后,按照約定去了四惠附近,他的辦公地點,一棟棟獨棟的風格建筑。進到大廳后,發現是裝飾酷似游戲公司風格,問前臺公司規模答約100+,詫異不已。印象中,這也是一家創業公司,人數在20左右才算正常。
因本次約定純屬心血來潮,未做明確規劃,在被前臺領到木質環包的會議室后還是稍有忐忑,喝水時竟把蓋子帶翻,一時惶惶。匆忙掃視可一圈發現門外右手就是洗手間,匆匆撕來幾張擦手紙趕緊把桌面的水漬清理干凈,一面給來人留下莽撞的印象。
出去丟紙時發現門外左手邊以為粉領男與一女士交談,奇怪的是粉領男似是被半路半截,因下半身還呈現奔跑狀態,上半身卻被拽回與女同事交談中。也沒細看,順手拿了兩本雜志——《大眾軟件》(年前分明有人告訴我他家倒閉了)和二次元萌妹子做封面《的游戲機》,翻開沒兩頁,粉領男跑進來。
“不好意思,久等了”
“還好,也沒多久”
哦,原來果然是他。
他們倆早就有過交流,兩人同處一個大行業,一個做用戶平臺,一個做產品。去年因為一場發布會,兩人結識,源于一次“事故”——他爆了她所服務的公司負面,按當時他的平臺來說,一篇文章還不足以成事,但是沒想到一家還算有影響力的媒體轉載了該文章,一時間負面形成,她被施以巨大壓力。而他在爆了文章后依然電話過來追問技術細節,“但愿你的宣傳真的如你的產品那么好”,當時的她,對自家產品的技術并不知曉太多,對處理負面也無甚經驗,就這樣幾個不眠日夜挨過來,這個負面被其他的負面或爆點沖淡,她才算安心。
于是兩人不再聯系。
隨之時間推移,她對自家產品知道的足夠多了,才發現當時他的質疑“但愿你的宣傳真的如你的產品那么好”并不是危言聳聽,只是非技術的她沒有很早發現技術上的種種,或者一直在說服自己不去相信。
在外人看來電光火石間她辭職,其實已經醞釀了很久很久。
壓抑的環境,溫水煮青蛙一般被逐漸同化的噩夢,被禁錮的時間和被束縛的思維和漸失彈力的人性,這實在讓人作嘔,擇日不如撞日,在又一個失眠的早上,她起身郵件辭職。
后來的故事很是狗血,更狗血的是這狗血的劇情現在還未結束。
他們又見了一面,在她離職后的第六天。
他與她分享他對行業的分析,稱贊他的團隊,半遮半掩說他拿到的投資……
他只比她早兩天進入這個行業,工作內容比她要繁重,然而對行業的認識卻比她深刻有條理,差距很大。原來,她一直在坐井觀天,原來她的處境比她想象的還糟糕。
在來赴約的路上,她就悶悶不樂,憤怒于自己的無能,一無是處的懊悔與不安。像在提前經歷中年危機一樣無力。
見到他之后兩人聊了一個多小時,行業,行業,和行業。讓她驚訝于真的有人在浮躁的環境下踏實做事,運籌帷幄,排兵布陣,收集樣本,分析數據,采訪行業,評測產品,同時,還對團隊的未來步步為營,為了一個可能會火起來的需求,現在并將持續蟄伏2-3年,有理想,有目標,有執行,這足以讓她深深感動。
后注:人眼與相機記錄的場景還真是大相徑庭,原本在朋友家7樓遠眺,高樓,燈火,馬路,霓虹,特有城市與個人對撞的感覺,但是機器拍出來后就渣成這樣,真是情懷側漏成河,啪嘰墜地。
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努力,你憑什么還要自暴自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