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是偶然,也是必然。
喜歡讀書和寫作這件事很久了,但一直都是讀的多,寫的少。
十六七歲的年紀,喜歡讀席慕容,讀三毛,讀汪國真和舒婷,早讀課或晚自習就在精美的筆記本上,一遍一遍地抄寫他們美麗憂傷的句子。那些文藝腔的惆悵裝滿了單純懵懂的青春期。
工作之后還是沒有放下對書的熱愛,讀的視野廣了一些。《平凡的世界》震撼了我的心靈;《千年一嘆》《文化苦旅》激發了我對文史的興趣;而王小波、汪曾祺更是讓我體會了平凡生命中的智慧和日常生活的趣味。隨著年紀的增長,慢慢地對小說和散文更感興趣。
然后又去讀書,且以中文為專業。讀了更多文學史上提到的名家大作,古今中外,涉獵更廣。然而除了應試,也還是很少主動提筆去寫。偶爾同學間戲耍著寫個老干體的打油詩,同學夸贊有才,自己也甚為得意,頗以此為樂。
再參加工作,做中學語文老師。和文學的關系更親密一點。教孩子們寫作文,自己偶爾也寫寫日記、隨筆和教學論文,但還是沒有很主動地去創造,也沒有努力地堅持。
真正想要開始創作的道路,是源于知道了大學時的同學,和我同年考上研究生的她,聽說已經成了省作家協會的會員,發表文字幾十萬。于是心生羨慕,跑去拜讀她的文章。于是躍躍欲試,想要寫出屬于自己的天地。
但創作之路真的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雖然是從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開始寫起,也還是寫寫停停。想來真是慚愧,才寫了幾千字就放下了,且一放就是一兩年,總覺得自己不是當作家的料,認為自己沒有這個天分。
所幸去年懷上二寶,閑暇的時間多了些,又不能到處亂跑。于是重新撿起那個爛尾的小說,繼續苦思冥想,好不容易攢夠了一萬七千字的篇幅,又一次卡住寫不下去了。于是自我安慰,雖然自己向往的是個鴻篇巨制,但它也許注定本就是個短篇的命運,那就由它短在那里吧!
雖然是個勉強的短篇,可敝帚自珍。既然寫了,總想有個發表的地兒,機緣巧合,來到了簡書。于是拾掇拾掇,打扮打扮,從三月份開始發表,這就是我的小說處女作《溫潤如玉》(目錄)了。
然而發表的過程頗受冷遇,每篇最多兩位數的閱讀量。自己的信心備受打擊,但同時又有點不服氣,不甘心。很想重打鑼鼓另開戲——再來一篇新作。思來想去,自己的人生路雖算不上曲折離奇,可也耳聞目睹了不少鮮活的生命故事,多么期待把他們變成作品與別人共享這些人生的體驗??!
可畢竟自己筆力還是有限,再加上信心不足,自律不夠,憑借一己之力來實現愿望,看來是很遙遠的事。
快馬還需加鞭,何況我這天性駑鈍的人,更需要大神的指導和督促吧。
就這樣,我來到了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
來到這里的第一感覺是無戒女神的故事好勵志,瞬間自己斗志滿滿。學著大咖的路子,我又一次重操鍵盤,開始碼字。訓練營的第一篇是計劃寫一個體現世相人情的故事系列,自己給它定的題目是“浮生若夢故事會”,打算以人物主線,每個故事圍繞一個人物寫,用第一人稱來講述這些故事。
這個系列的第一故事《阿蓮》我用了四天完成,
盡量以克制冷靜的筆調去寫。這是我自以為比較高端的表達方式。
但還是沒有經驗,不知道讀者們對這樣的方式有何評價,自己心里很沒底。還好簡書的管理員黃青海及時的給我點贊,并且收入《21天訓練營連載小說精選》,這無疑是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
不過自己知道,寫小說是我的短板,在構思上沒什么經驗,腦洞又不夠大,素材用起來不是那么得心應手。
昨晚無戒老師關于短篇小說的專題課,給了我明確的指引,她的“七步走”,相信對我來說,就是一副很好的補藥。
接下來我會老老實實按無戒美女的指導去做,爭取在小說的創作上有更大的長進。
另外也感謝無戒老師給我的教育類隨筆《教孩子做個內心強大的人》點贊,并且收入《訓練營雜文精選》,這鼓勵我繼續發揮長項,昨天又寫出了《做到這幾點,你的孩子會更熱愛讀書》,這篇的閱讀量、喜歡數、和評論數均創出自己在簡書作品的新高。
雖然本寶寶目前是兩個寶寶的媽媽,還在哺乳期,又是上班族,但我仍會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認真聽課做筆記,好好練習寫作。
我的目標是不斷超越自己,突破自我,做越來越優秀的自己。相信21天訓練營結束的時候,我會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感謝無戒老師,感謝訓練營的管理員和學員寶寶們,你們點滴的肯定和鼓勵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我把這些當作成長路上的吶喊助威,一起加油吧,寶寶們,讓我們每個人都變得更好!
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第九天 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