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的位置:在腹腔上部,橫膈下方,與胃相鄰
脾為后天之本。
脾五行屬土,為陰中之至陰。
生理特性
脾氣宜升
脾氣主清:
將胃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輸——》心、肺——化氣生血——》全身
脾氣升清和胃氣降濁相對,二者相互為用,相反相成
異常:脾氣上不了=》頭目眩暈,精神疲憊
升舉內臟
脾氣上升能夠維持內臟的位置相對恒定,是防止內臟下垂的重要保證。
異常:脾氣虛弱,無力升舉,就會導致某些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
脾喜燥惡濕
脾氣健運,運化水液功能正常,水精四布,自然無痰飲水濕的停聚
異常:脾氣虛弱,運化水功能異常,會導致脾氣不升,脾陽不振
生理功能
脾主運化
脾將水谷化為精微,將精微物質吸收并轉輸到全身
運化谷食:
運化水飲:將水飲化為津液,并將其吸收,轉輸到全身臟腑、四肢白骸的生理功能
脾轉輸津液的途徑
1.脾氣散精,上輸于肺,再通過肺氣宣降輸布全身
2.以灌四傍,向四周布散,滋養臟腑和四肢百骸
3.臟腑氣化后多余的水液,在脾的運化后,經過三焦,下輸膀胱,成為尿液生成之源
4.通過脾胃氣機升降的樞紐作用,使全身津液隨氣的升降而上騰下達
脾主統血、
脾氣又統攝血液運行于脈中,不使其逸于脈外的作用
脾氣充盛,生氣充足,氣足能攝血。
異常:脾不統血——》便血,尿血
脾不統血是因為氣虛導致的,所以一般出血時間比較擦長,色淡質稀,多見于人體下半部。
系統聯系
脾藏意
脾具有思維、記憶、意念的功能。
脾氣健運,營氣化源充足,氣血充盈=》思路清晰,意念豐富,記憶力強
脾功能失常=》善忘,呆鈍
脾在志為思
脾氣健運,化源充足,則思慮,思考等心理活動正常。
脾虛則不耐思慮。
思慮過多也會傷脾
脾在體合肉,主四肢
全身肌肉和四肢依賴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的營養滋潤。
開竅于口,其華在唇
口主接納和咀嚼食物,便于胃的收納盒腐熟。
脾氣健運,則食欲旺盛,口味正常;脾氣虛弱,則口淡乏味
唇的色澤可以反映氣血的盈虧、脾胃運化的強弱。
唇紅潤有光澤,則脾氣健運
唇淡白不澤,則脾失健運
在液為涎
涎 是口津,唾液中比較清稀的部分,可以保護口腔、潤澤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