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牛肉吃起來方便、美味又營養。在外面吃拉面的時候,一般拉面都是只有很少的兩三片,顯然是不夠的,于是就加10塊錢,加幾片醬牛肉。不過呢,拉面店的醬牛肉通常是又咸又硬的,對于愛吃醬牛肉的我來說,其實希望可以更好。
很多飯店都有醬牛肉這道涼菜,我也是常常會點,一般來說每家店做出來的味道也是差異很大,會吃到很好吃的,也會有不咋地的。嗯,咱要做的是見賢思齊就可以了。
我小時候就生活在人口多的大家庭里,沒事給家人搗鼓點好吃的是我奶奶的樂趣之一,不想這特點也潛移默化的傳給了我。
那么,今天給朋友們展示一下,通常在家中,我是如何做醬牛肉的吧。
還是一樣,先看圖。
1.買上兩三斤內蒙古上好的牛腱子肉,回家橫豎方向切成幾個大塊,看到沒,切口的方向都是有好看的筋的,放在水里浸泡一個小時左右,期間要換幾次清水,充分泡出血水。
2.準備醬牛肉需要的作料,一般來說生姜,蒜,八角,桂皮,香葉,桂圓,紅棗,花椒,陳皮,這幾樣是我喜歡的,家中常備。上圖中我把花椒和陳皮裝紗布袋里了。蒜瓣是中間放的,沒拍上去。其實,就香料來講,種類少說也有二三十種,做醬牛肉只要放上5~10種自己喜歡的就足夠了,不一定是要用我列出來的這些。就用你家里常有的那些即可。
3.鍋里加一大鍋清水,把洗干凈的牛肉和作料同時下鍋,大火煮開,撇去浮沫,轉中小火繼續燉煮。注意,不要焯水然后換一鍋水重新燉。否則味道和口感都不好。
4.在鍋中加入料酒,老抽,鮮醬油,就可以了,不加鹽。
5.中小火慢燉1.5小時后,鍋里水少了一多半,這時候可以加鹽了,同時放入蒜瓣。鹽要適當多放一些,不然如果沒味道的話,那就是那句老話“少油無鹽,再吃也不甜”了。所以,鹽一定要多放些,反正湯也不會直接喝,湯咸了無所謂。而且湯一定要咸,湯如果不咸,醬牛肉沒滋味。根據我個人經驗,基本我感到已經放很多鹽了,做出來的味道也是比外面吃的要淡的。不知道外面是如何做那么咸的。
這時候,你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突然發現水不多了,怎么辦?補救辦法是,加入滾燙的開水,繼續煮,盡可能減小加水對成品效果的影響。千萬不要加生水。當然最好的辦法,是一次性加足夠的水和把握好火候,不出現缺水的狀況,那是最完美的。
6.繼續燉1個小時左右,這時候湯水很少了,基本上達到預估盛大碗里水能覆蓋牛肉繼續浸泡就可以了。關火后,連肉帶湯和作料一起盛放大碗里,浸泡4~5個小時。最少浸泡也不能少于3個小時。讓牛肉充分入味。
7.浸泡時間到了,這時候醬牛肉也充分冷涼了。可以把醬牛肉撈起,裝進保鮮袋里,放進冰箱冷藏一整個半天,或者冷藏一夜。如果著急吃,也有急吃的辦法,那就是,放冰箱冷凍室,凍上一個小時,然后拿出來切。
當然,如果冷凍的話,千萬要記住時間,不要凍著凍著給忘掉了,等過幾個小時你再想起來的時候,原本近乎完美的醬牛肉就會凍的太過僵硬已經切不動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冷藏。所謂好飯不怕慢嘛。
我是在午飯后開始做,晚飯時燉好,睡覺前撈起放冰箱,第二天一早,早餐上就出現了醬牛肉啦。切片以后,伴著雞蛋面吃,是非常簡單快捷營養美味的早餐。可以配味碟,可以不配,根據喜好。
醬牛肉一般來說,一斤生的牛腱子肉可以做出來半斤,產量只有50%。所以,吃的時候,可以隨吃隨切,三天之內吃完。其實如果條件允許,一次可以多做一些,畢竟每做一次都耗時蠻大的,而且,做多做少,你都是要花這些時間。碰上一次做的量比較大,三天之內吃不完,或者不想頻繁吃,要間隔著吃,也有辦法。可以一次性切好,切成片狀,或者正方形的小肉丁狀,按照一頓一小包的量給分裝好,放進冰箱冷凍室保存。這樣做湯做面,隨吃隨取,也是相當方便的了。如果是冷凍保存的,一般來說,我們就不會直接吃了,通常會放在湯里或者面里回鍋遍,這樣更好。
這道菜,做起來前前后后需要十幾個小時在,或許有人會說,這也太費事了,寧愿不吃也不做,或者直接買了吃。我想說,這種想法,真的是非常正確。然而,對于熱愛動手的這部分美食愛好的來說,做菜的過程,其實并不會很辛苦,也不會感到無聊,相反會有很大的滿足感呢。雖然整體時間很長,但其實準備和重要的幾個關鍵點,把握好,其他燉煮、浸泡的時間,你可以同時想干嘛就干嘛,只要別忘了這個事就行。對于熱愛的東西,我們從來不怕麻煩。
一個醬牛肉,不知不覺已經寫了超過一千八百字了,我寫東西其實也是有很多樂趣的,做好一個菜,拍出漂亮的照片,然后再寫下來,回憶菜品制作的過程,是一個愉快的過程。做好一個菜其實都有基本技法和關鍵環節,首先掌握基本技法,再加上關鍵環節的良好把握,基本上都可以做到還不錯。想要做的更好,那是需要更多的熱情、用心和關注它,以及長久的沉淀啦。
歡迎評論和我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