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閱讀:這本書寫于稻盛和夫先生在70多歲的時候,這本書中的內(nèi)容,代表了他的人生觀。“獲得精彩人生的原理和原則”,他認為“真正的成功就是為了讓自己盡可能地要比當初來到這個世間時更加完美和善良而努力提升、凈化和磨礪自身的靈魂。”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讓自己聲名彰顯以及成為富人這些世俗成就只能算得上是“虛妄的成功”,一旦生命結(jié)束、離開這個世間之時,沒有一樣能夠帶走。對于獲得“真正的成功”,我們應該怎么思考,如何生活所進行的諸多思考與所得。
能夠?qū)⒖简灝斪髯詈玫某砷L機會的人,以及能夠?qū)⑷松曌魃A心性之旅、磨煉靈魂之所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在有限的人生當中,獲取豐厚的收獲,并給周圍的眾生帶來無盡的幸福!
稻盛和夫先生在這本書中開篇寫下了這段話,是他從過往人生歷練的覺察中洞見到事物本質(zhì),人間真諦。每個靈魂都此生為何而來的功課,早在投胎成為人之前就已經(jīng)規(guī)劃好了人生藍圖。有趣的事情是人們從投胎的那刻是有記憶的,記得為何而來,成為人的時候,無法說話,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會說人類語言的時候便忘記了靈魂為何而來的所有的記憶。所以,此生人們會拼了命的想要記得很多事情,害怕失去。有為圣人曾經(jīng)說,人類最大的恐懼是死亡,而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為死去意味著再一次失去所有的記憶。
佛家講的輪回,此生肉體之軀,靈魂已經(jīng)不知道體驗了多少次了,而當觸摸到真相的時候,即是了悟生命之時。
人生的目的,在經(jīng)歷中成長
面對苦難,勇敢相對,
一心堅韌精進。
面對成功,謙虛為懷,
愈加真誠努力。
唯有如此,日日不懈,
我們才能夠在人生路途上大步向前。
這段文字太有力量了。為什么而活,活成什么樣子?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至今仍沒有答案。這段話給了我十足的力量繼續(xù)探索此生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文中再次提到明治維新的功臣西鄉(xiāng)隆盛,他是一個在逆境中從不懈怠的人。他用生命證明,在遭受“考驗”時,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應對,對今后人生影響至關(guān)重大。有多少人能夠像西鄉(xiāng)隆盛那樣,視苦為樂、堅韌不拔,面對苦難時候是甘拜下風、舍棄夢想或者是中途妥協(xié)畢竟是大多數(shù)人吧。
所以,成功是屬于少數(shù)的人,那一刻的堅持還是放棄,就是一個人能夠成長的分水嶺。
對待考驗的態(tài)度
考驗不僅是失敗、苦難,還有順境的時候,尤其是成功的時候。越是在事業(yè)上獲得大的成功,尤其是獲得巨大的財富、社會地位、名譽的時候,周邊人心生羨慕之時,事實上更是上天賦予成功者的嚴峻“考驗”。
人生由大大小小的各種苦難與成功連續(xù),這些都是考驗的話,那么如何應對,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所在了。
由善良體貼的心念所創(chuàng)造的美好世界!
極其贊同這句話,人性本善,善良的人老天都會照顧的。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對身邊的人充滿善意。尤其是要做到曾經(jīng)讓你煩惱、心升過厭煩的人,更好充滿善意。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好難,而考驗就在這里。如果做到了,那么在心智上就又一次的升華了。
“現(xiàn)實世界,是為天堂,或為地獄,皆由眾人自心所決定。”
保持正道的指南正
有句話“所謂才子者,往往因才而誤”,許多人能力非凡,但是由于心性不正誤入歧途。
稻盛和夫先生將人格用“性格+哲學”的公式來加以表現(xiàn)。
為人處世的正道具體包括:
不撒謊、
不給他人添麻煩、
正直為人、
不貪婪、
不自私等
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對于這兩個問題,稻盛和夫先生是這么看的,他認為“對于這個人生最基本的問題,我認為必須從正面回答,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練靈魂。”
當人們有了判斷與衡量各種行為的指南針的時候,會不會發(fā)現(xiàn)做一些選擇題的時候,越發(fā)的清晰和簡單了。人生是由無數(shù)個決定組成的,活在關(guān)系中的人,勢必需要作出與什么樣的人合作、與什么樣的人共事、與什么樣的人攜手同行,人無法選擇的就是誰來做自己的父母(在靈魂層面,一切都是已經(jīng)選擇好的。包括了,誰來做這個靈魂的父母。)
過靈魂想要你過的生活,就是順應道,符合你生命本質(zhì)的大道。
善念為人生之本
動機至善,私心了無,利他為本,力量無窮
在純粹的、高尚的思想里隱藏著巨大的力量!
一心利他的善良思想不僅能夠讓我們贏得周圍人的支持,同時也讓我們獲得上天的垂青,并最終將自身導引上走向成功的道路。而與之相反的是,如果只會耍小聰明、玩弄計謀,凡事只要自己好就行,以這種低層次“思想”為出發(fā)點的話,那么我們不僅得不到他人的合作和上天的眷顧,還會遇到各種障礙,不斷遭受挫折。
不由得感慨,花了那么多年練習如何覺察自我的思想。“起心動念”,在佛教中被稱為覺,能夠看到自己的思想源頭,那個念頭的一瞬間,即可領(lǐng)悟外在顯化的這個物質(zhì)世界。人生如戲,而導演這部大戲的人是自己,編劇是自己,主演是自己,一個有一個場景的畫面呈現(xiàn),是來自一個有一個升起的念頭。
帶有智慧與內(nèi)心清明的人便可覺,便可見。
幸福與否由心定
因為我們才有必要竭盡全力,遏制心中的煩惱。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深埋于我們心底的美麗善良的心性就必然會得以展現(xiàn)出來。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能夠懷揣一顆美麗的心靈,即使物質(zhì)不夠豐足,我們也同樣能夠感受到幸福。
人要想進步是離不開總結(jié),反省自己的。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常識。那么,違背人性的情況下,更好的凈化心靈,驅(qū)除雜念,正所謂懷揣一顆美麗的心靈。至少在生命結(jié)束的時刻,可以記住生命中的美好。
為何成功難以持久?
稻盛和夫先生說他相信這個宇宙當中存在著一股令萬物向善的“宇宙的意志”,如果我們將心靈調(diào)整到與其順應的方向,再加上自身全力以赴朝向那個方向,那么必然就會確保未來會非常美好。
常持自律自戒之心
如果我得到了上天所賜予的才能,那么就是只能將這種才能用來服務(wù)企業(yè)的員工、客戶以及全社會。所以我不僅不能為已有的成功感到驕傲自滿,反而還要更加謙虛,更加努力奉獻。
《南州翁遺訓》中西鄉(xiāng)隆盛所講:
“愛已為最不善也。修業(yè)無果、諸事難成、無心思過,伐功而傲慢生,皆因自愛起,故不可偏私愛己也”
譯文:“愛己,即只圖自己順心而從不顧念他人,這種私心最為不善。修業(yè)無果,事業(yè)無成,有錯不改,居功自傲,這些均由過分愛已而導致,所以決不能做這種自私自利之事”
“觀古今人物,事業(yè)初創(chuàng)其事,大抵十之成七八,余二三終成者稀。蓋因初能謹言慎行,故功立名顯。然不覺愛己之心,恐懼慎戒之意弛。驕矜之氣漸漲。恃既成事業(yè),茍信已萬般皆能,則陷不利而事終敗,皆自招也。故克己,人未睹未聞處慎戒也。”
譯文:以歷史人物為鑒,事業(yè)始創(chuàng)時,多數(shù)人能出色達到目標的十之八九,而能圓滿完成余下二三成的人則屈指可數(shù)。究其原因,最初能自我的約束,謹言慎行,從而功成名就。然而,功成名就后不知不覺生起愛己之心,謹慎。畏懼的神經(jīng)松懈,開始驕傲,得意忘形起來,事業(yè)既成便是自以為干什么都不費吹灰之力。這種過分的自信會把事情搞砸,最終導致失敗。這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所以,最重要的是戰(zhàn)勝自己,哪怕是獨處時,無人監(jiān)督時也能自律,自誠。
在雙創(chuàng)之風刮起的時刻,大家對創(chuàng)業(yè)都熱情高漲。可是成功者畢竟是少數(shù),能夠經(jīng)歷起創(chuàng)業(yè)磨難的也是少數(shù),能夠堅持到最后的人更是少數(shù)了。
究竟是這個是時代變化太快,還是我們老了真的更不上了呢?答案不得而知,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人生觀、道德觀、世界觀已經(jīng)形成的過程中,還有成長的空間,還可以再重塑。
所以,才有了那句話。夢想,從什么時候出發(fā)都不晚。
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成功無捷徑。
人是脆弱的動物,一旦遭遇困難,不是從正面去挑戰(zhàn),而是馬上尋找借口,意圖逃避。這樣做決不可能成功。不管處于何種嚴峻的狀況之中,我們都要從正面接受,竭盡誠意,持續(xù)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這種態(tài)度是成功所必須的。
只有不為利己心所束縛,只有具備了正確的判斷基準和價值觀,我們才會“知足”,才能從內(nèi)心切實感受到“富足”。
正如佛教說的“眾生皆佛”一樣,人的本性純凈美好,充滿了“愛、真誠、和諧”,是正如“真、善、美”以及“良心”等辭藻所表現(xiàn)的崇高之物。通過“反省”,我們一定能夠讓我們心中原本美麗的心性得到綻放和升華。
面對困難的勇氣,直面問題,會發(fā)現(xiàn)其實問題就已經(jīng)解決一半了。所以,不是在于問題本身,而是如何面對和解決問題。在以身作則的過程中,只要你全力以赴,付出超于常人的努力,老天都會幫你。這是我看稻盛和夫先生書籍的感受,尤其是需要讓變得更加勤奮。你看到比你優(yōu)秀的人卻比你努力,還有什么理由讓自己松懈呢?
用佛性的視角,看到眾生皆是佛,我記得第一次抵達印度的瑞詩凱詩的一家靜修中心的時候,墻上寫了一句話“宇宙是一”,你遇到的每個人都是你自己。佛在哪里,在心性中,在你遇到的每位眾生相里。
將指派的工作視作天職
勤奮工作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精彩。勞動是有助于我們克服人生磨難和逆境的“靈丹妙藥”。只要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我們的命運大門必然會隨之開啟。
有一天晚上我回到家的后,媽媽跟我聊著最近工作的話題。媽媽居然對我說,我還記得原話:“如果你忙碌,說明你有價值,公司需要你,即便是看大門的工作,你也要全心全意地做,那都是神指派給你的工作,無論是什么工作,都要感恩神,都是神賜予的,都要盡全力做好。”萬萬沒想到媽媽會說出這番話。牢記在心,我已經(jīng)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了。一直被神眷顧著,想要的都會得到。
正如媽媽所說,必定會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情。
真正的領(lǐng)導者都是能夠在自己的人生當中,一心一意專注于工作,并在此過程中讓自己的人格不斷得到升華的人。
因為這樣的人才能在被委以權(quán)力后不墮落、不傲慢,為了集體的利益甘愿犧牲自己,努力奉獻。
在現(xiàn)代社會里,能夠做到這點的人真的太少了,凡是能夠做到的人都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人,犧牲自己來換取集體利益的最大化。有多少的創(chuàng)業(yè)者在前行的路上,與團隊成員分崩離析,都是源自于無法做到自我犧牲。在公司小的時候還可以,在利益誘惑足夠大的時候,那才是真正考驗人性的時刻。
處身立世的正確活法
所謂“作為人,何謂正確?”,
就是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尊重并信奉如公正、公平、正義、努力、勇氣、博愛、謙虛、誠實等辭藻所表現(xiàn)的世間最珍貴的價值觀,
并以此來指導自身的行為。
企業(yè)要發(fā)展壯大,首先要求經(jīng)營者相應地拓展自己的器量,也就是說,經(jīng)營者要有意識地做出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品格、哲學理念和所謂“思考方式”。
這里需要重新認識“德”的重要性。一位企業(yè)經(jīng)營者,能夠承載多大的事兒,就能夠做多大的企業(yè)。能夠承載多少人的夢想,就能夠經(jīng)營一家企業(yè)的規(guī)模。核心是與企業(yè)家的器量有關(guān),容量有關(guān)。
不能抱怨自己的公司小,發(fā)展速度慢。一定是企業(yè)經(jīng)營者容不了一些人和事。不想然自己受委屈。有句話,“格局是委屈撐大的”格局和思想高度不夠的時候,一定是自己的委屈還不夠多。
隨著企業(yè)經(jīng)營者人格的提升,境界的提升,容量自然也會提升。企業(yè)就是這么成長起來的。只要是自己選擇的路,再苦都不應該方式。況且,一路還有著美麗的風景呢。
對于那些心靈美麗、懷揣夢想、勇于付出超于常人努力的人,上蒼總會為他的前路投以光明,從“智慧寶庫”中給予靈感。
開啟“睿智之井”如宇宙中的寶藏,神靈總是會保佑那些勤奮而又善良的人。靈感總是會在你專注的某個時刻,或者在睡夢中出現(xiàn)。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人生的目的
人通過考驗而成長
地獄天堂皆由心定
為什么需要哲學
今天的作為是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二章 思想的力量
以善念為人生之本
動機至善,私心了無
幸福與否由心定
人生就是心靈的映射
第三章 律己
不可將才能化為私有
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富足乃“知足”
日省吾心
第四章 走向坦途
勞動的重要性
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處身立世的正確活法
以德為治
打開“智慧寶庫”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