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此時此地能推動治療
利用此時此地發生的事情,醫患雙方的情緒和感受,作為治療的契機,提供反饋在和聆聽反饋,推動治療。這種方法就好像領導力技巧中的即時反饋和教練,對于當下觀察到的積極的,消極的行為通過提問聆聽的方法讓下屬清楚看到行動的方向,是培養員工的有效方法。
20.把你的感受作為信息
治療過程中,治療師的情緒也可以轉化為對治療有益的東西。前提是治療師對自己有深刻的了解,對于作為病人的體驗有很好的體驗,于是當病人引起了治療師的厭惡的時候,治療師就可以很自信地確定在其他的場合,病人也會讓他人厭煩。在日常的生活的,誤解自己的情緒也是常常有的事,孩子作為弱者常常會成為家長惡劣情緒的替罪羊和出氣筒,可憐。
21.對此時此地的評論要謹慎措辭
評論的時候,要把評論的基調調整在一種關懷的和可接受的方式下,尤其要注意措辭,比如用“有距離的”“沒有建立聯結的”來代替“厭煩的”。換句話說,只需要表達自己是如何感受的,而不需要說病人做了什么。
22.此時此地給治療提供豐富的材料
對此時此地的探索拓寬了治療的材料。
23.在每次治療中檢查此時此地
24.你告訴了我什么謊言
如果病人隱瞞了什么,那么對于他們為什么隱瞞進行討論總是收獲頗豐的。就像小孩子如果對家長說了謊,那么了解孩子為什么說謊,總是能讓家長找出一些值得自己去改進的地方。
25.空白屏幕?忘掉它吧!真實一些!
空白屏幕是精神分析的一種比較老的概念,認為治療師在面對病人的時候,要把自己清空,像一塊白板一樣坐在那里,等待病人將自己的問題投射到這塊板上來,然后對此進行挖掘,分析,整合,最后功德圓滿。亞隆醫生認為這種觀念已經被證實是不可靠的,他提倡要和病人建立真誠的關系,并且治療師要對自己做適當的自我暴露,比如在前一本書《日益親近》里,他利用寫報告的機會,坦白地提到了自己的不耐煩,絕望,挫敗感,失眠,空虛等感覺,來挑戰病人對他的理想化,從而為建立真實而真誠的關系打下了基礎。我在幾次教練的過程中,也體會到了空白屏幕的挑戰,當我感到焦慮和不耐煩的時候,我無法和對方清楚地表達出來,而只能選擇繼續聆聽對方不斷重復的那些陳述。也許我可以選擇告訴他們,我剛才走神了,并且對你所說的這些內容感到沒有興趣,你的感受是怎么樣的?
26.治療師的三種自我暴露
1)治療的機制 2)此時此地的感受 3)治療師的私人生活
27.治療的機制:對病人要真誠
治療師有責任對病人解釋治療的過程,基本規則,放棄神秘感和權威感。
28.表達此時此地的感受:斟酌判斷
不要為了真誠而真誠,治療師說的話有一個檢驗的標準:這種暴露是否有利于病人?換句話說,治療師是將自己作為一個治療的工具。
29.暴露治療師的私人生活:要謹慎
對于那些如果病人在其他場合提及會讓治療師感到尷尬的話題,最好不要提及。我們公司的屏保有句話:要假設你在公共場合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情,明天你的媽媽都會知道。
30.暴露你的私人生活:一些警告
主動暴露重大而又無法隱瞞的秘密對于治療師來說,是必須的選擇,比如如果治療師是同性戀,那么最好一開始就澄清自己的性取向。
這幾個建議一直在說兩件事情,此時此地和自我暴露。這兩點也向我們揭示了做父母的訣竅。恰當地暴露自己的弱點,以一個真實的形象和孩子建立平等的,真誠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