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哈嘍,我是西瓜,現在是2022了,年前11月上旬到12月上旬一直在面試,年后很多很多人催著我出面經,現在我一說話就問我“面經好了沒,我等著去面試” ??????,所以趕了幾個周末,一個字一個字的純手敲總結,面試題、簡歷模板、薪酬對比模板在下面。
無論如何,老鐵們先來個一鍵三連(關注公眾號:韓西瓜、點贊、轉發朋友圈)嘻嘻嘻我真不要臉。
公眾號對話框回復 “西瓜西瓜” 可加我私人微信,個站 http://hanyu.cool
我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90年出生,目前已經30+歲,2013年畢業于黑龍江科技大學,雙非統本。實習的時候就來了北京,整體履歷背景比較一般,好在我后期挺努力上進??。
2021年在線教育行業“大地震”,導致我在一家在線教育公司4年多,最終也是離開了,但我覺得這是我人生中最幸運的一個轉折點。
我在之前公司最多時候帶37個人的團隊,這些年面試過非常多的人,所以今天會將我作為最近的面試者、以往的面試官的雙重經驗,結合起來做這份分享。
結果
經過一個半月多的辛酸歷程,雖然中間很不幸趕上了很多公司年底人才盤點、HC審批很慢、互聯網業務收縮等意外情況,但經過努力最終還是拿到了以下好的結果,真的很開心。
目前已經入職一家一線大廠,本想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喜悅和興奮。但我發現有些公眾號博主會公開自己在哪家公司(讓自己公號傳播更快更有信服力),有些博主卻不在文章中公開自己的公司信息(我不太清楚為什么),所以,沒搞清楚是否合規之前,為了穩妥我先不在文章里透露了我所在的公司了。
這次面試主要offer歷程如下:
感恩
感謝安琪拉的模擬面。
感謝達哥、晨哥、澤彬老師、芮哥、影哥、雷哥、米豆老師、見素老師、定駿老師、Ben、Jessie、大鵬老師、十一老師。
知遇之恩不會忘。
嘮嘮叨叨
下面我將按照面試前、面試中、面試后三個大階段,加上這一個月的面試題匯總,來和大家分享。
拼了幾個周末,純手工碼出這篇,全部來自我這段時間面試的真實的經歷和自我復盤,請大哥大姐們笑納,希望大家都能奔向一個好前程。
面試前
復習
有句屁話說的好“提升技術最快的時候永遠是準備跳槽前”,如果想找一份期望中的公司和職位,面試前復習必不可少,除非你“天資聰慧骨骼清奇”,學習的路線和方式我覺得要看你對這次找工作的具體預期。以下基于普通資質普通能力的人。
備注:點擊進入策略 http://jump.hanyu.cool
絕對技巧1 : 擴散式學習
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充足的時間系統性的進行學習,所以擴散式學習更有效果。
其實就是先去找面試題、面經、網上流傳的核心知識點、崗位要求上的需求點,先看這些核心,再向四周擴散。
舉個例子,有道面試題:Redis執行BGSAVE的時候,fork出的子進程是拷貝了一份完整的內存數據出來嗎?
基于這個例子,除了要看這道題本身的答案,還應該向外擴散,去復習Redis的持久化策略。
絕對技巧2: 預判式學習
假設你一直是一名Java開發人員,如果你下個星期面試的崗位還是Java開發,那肯定是狠狠的復習Java基礎、生態等。
但是如果你面試的崗位是Java轉Go開發,這時候你應該著重準備語言相關性低的技術,比如MySQL、Kafka、Redis、Linux等,因為你又不會Go,而面試官可能對Java也未必熟悉,這種情況下面試官問語言生態相關的考題的可能性較低。
你得把寶貴的時間投入到產出最大地方。
簡歷
簡歷真是太重要,絕對的敲門磚,能不能有面試邀約主要看簡歷水準了。
我的簡歷模板、安琪拉的簡歷模板下載::http://jump.hanyu.cool
首先簡歷一定讓重點變得更明顯,讓無關的直接消失。
- 個人技能:這里直接使用一行簡單羅列你的技術棧名詞,不要寫什么精通還是熟悉之類的,不要堆砌很多行技能列表,個人技能這一欄只有兩點用處,第一就是讓不懂技術的HR能夠根據崗位需求,匹配你簡歷中的關鍵詞,第二就是面試官對你技術棧有個大概了解
- 自我介紹:不要寫什么抗壓能力強、什么溝通協調好、什么有責任心之類的一堆形容詞,有人說“自我介紹”不重要,恰恰相反,我覺得“自我介紹”最重要,這里直接簡明扼要的突出你的最大優勢,例如:
- 自研一套xxx框架,2021年給公司節省了300萬的研發成本;
- 或者 帶領30人團隊3個月內通過xxx、xxx等方式拿下10%業績增長;
- 曾獲得年度杰出員工獎(僅一人);
- 作為技術不要像傳統簡歷一樣將公司經歷和項目經歷分開,而是直接合并在一起
- 如果你的公司有知名度的產品,那么將公司名和產品名合并寫,例如: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知乎),HR和面試官看簡歷最主要看的就是你的公司背景
- 簡歷不要有錯別字,會給面試官非常不認真不嚴謹的負面感受
投遞
簡歷的渠道無非就是這么幾種,招聘平臺、內推,獵頭,官網投。
關于內推
按照我這次的經驗和感受,感覺幾年以前內推是效果最好的(公司成本低且有員工背書),但現在由于內推泛濫,很多人在脈脈上以內推為副業(我也想這么干),導致現在內推到約面的效率遠不如招聘平臺直接投遞和找獵頭的約面效率高。
如果你現在身邊有朋友在你期望去的公司,盡量找朋友中職級和影響力最高的那個幫你內推。如果你不認識可以幫你內推的人,可以去脈脈或者其他平臺上找相應公司的員工幫你內推,主要你的簡歷沒有在對方公司的簡歷庫內,他們內推成功都是可以拿到內推獎金的。且盡量找自己目標崗位對應部門的人內推。學歷低一些、跳槽比較頻繁的情況找靠譜的人內推是比較合適的,如果認識HR和業務甚至可以幫你解釋一下。
關于招聘平臺
據我自己的感受,脈脈上獵頭和大廠員工比較多,BOSS上的HR比較多,投遞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JD,投遞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JD,投遞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JD,重要的事情三遍不止。
JD上一般都會寫清楚是什么業務線、做什么相關工作,一家公司可能有非常非常多的JD放出來,你投遞了某一個簡歷可能就會被公司內部簡歷庫鎖定,其他的崗位你就不能投遞了,所以一定要慎重選擇好自己期望的崗位。
還有一點,很多大廠都是,一旦你在某一個崗位面試通過定薪定級,就算你不滿意拒掉重新面這家公司,依然會采用第一次的定薪定級。
關于獵頭
我覺得如果你對自己很沒信心,又沒有一些人脈資源,也沒有一些軟性的談判技巧,那你可以嘗試讓獵頭幫你,他們一般會提供一些過往面試人員的面試經驗和對應公司的一些特殊要求給到你,從軟性素質這里他們也會給你一些專業的建議,進度跟蹤這里是獵頭的強項,會很快拿到結果,起碼不會出現那種HR連消息都不回的情況。
關于官網投遞
官網投遞我從沒有使用過,所以我就不發表建議啦。
我的投遞方式
我這次是80%自己投遞+10%獵頭推薦+10%內推。
關于大廠職級對標
勉強可以參考一下https://duibiao.info,這個只能大概的參考,并不是很準。
一點投遞建議
每一次投遞都要慎重,如果是你心儀的公司就更要慎之又慎,基本上大公司都是有自己的簡歷庫的,每面一次都會有相應的面試評價在簡歷庫中記錄,后續的面試官都是能夠看到你過往的所有評價的。
所以,心儀的公司,一定要做好準備再投遞,千萬別突然接到個面試電話就開始面,西瓜曾經就栽在這方面過,對后續的影響很大。
面試中
約面
使用日歷
一定要使用日歷,我推薦你用滴答清單,不然面試越來越多,時間點可能會隨時變動,如果不用日歷很容易忘記或者記錯面試,那就尷尬了。
約面節奏
我之前因為4年多沒有找工作了,所以約面節奏沒有掌握好,導致每天基本都有3場~5場面試,為什么會這樣?
假設你安排了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兩場面試,但是星期一的一面你通過了,人家約你二面或者三面四面的時間你就要找空檔,后續你每天的面試就會安排的越來越密集。
有人說你往后推不就得了嘛?屁哦,面試一直是賣方市場,尤其是好的公司好的崗位,想要進去的人前撲后繼,可能你還沒有完成后續的面試流程,人家就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了,你自然就被想辦法pass掉了,HC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去年和今年這大環境。
面試過程
大廠的面題類型基本都是以下幾點,除非是傳言中的那種刷kpi的。
自我介紹
別太長,面試官會不耐煩還不好意思打斷你,我自己給自己規定了一個自我介紹公式:
姓名+畢業時間+工作年限+亮點項目+亮點業績+目前狀態+擅長方面
項目介紹
一定要使用STAR法則,將背景、目標、行動、結果,這四個清晰的表述,真的太重要XDM。在面試前要提前了解清楚整個項目的前因后果,歷經過程,各種數據等,面試一般會著重看你的項目。從業務的復雜度、并發量、數據量導致的問題等方面體現難點。
場景設計
很多時候你會被問到場景設計類的問題,一般面試者在這個時候都比較緊張很難快速答出最優方案,這個時候,可以先和面試官說自己思考幾分鐘,如果還是沒有想出最優的方案,可以和面試官說“我先說一下比較笨的解決方案,balablaba”,說完這套笨方案,可以和面試官爭取時間再想可以優化的點。
算法和編程
算法這一塊,必須準備一下。算法不好的別上去就刷medium、hard,那純粹是找虐,先刷一遍simple,因為simple會讓你容易理解題解和掌握這一類題的基本解題思路,然后再去刷相關的medium,如果你時間不夠,hard就放棄吧。
算法的典型題不要只刷一遍就不看了,要反復刷,親測面試那種高壓環境下,你認為特別簡單的算法題,可能你也會直接懵逼大腦一片空白,比如反轉鏈表、比如123遞歸全排列。
算法和在線編程題,大公司都是用特定的在線系統的,比如阿里是伯樂代碼評測系統、美團是用牛客網、騰訊是騰訊文檔和其他等,不過都不是太好用,可以和面試官申請共享屏幕,使用自己順手的IDE進行編碼運行。阿里出多線程的題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有想去阿里的小伙伴可以多復習一下。
例行公事
還有最后例行公事都會問你有沒有什么想問面試官的,這個時候不要聽網上那些自媒體和面經的建議問一些什么對你可能的未來規劃啊、什么戰略啊、什么這個職位要負責的事情啊之類的。
正確的真實的做法有兩種。
第一:“在面試之前我已經大概的了解這個崗位相關的方向和業務,所以我沒有什么特別需要問的啦,很感謝面試官”。
第二:“對于剛才我回答的這些問題,有沒有您覺得可以改進或者再多補充的地方?”
面試官回答后就不要再繼續追問了,感謝面試官就可以了,畢竟面試官也是非常疲憊的,可能自己的活還沒干完,能得到你的感謝他也許會欣慰一點吧。
注意事項
1.洞悉意圖
回答問題不要著急,一定要想清楚面試官問的這個問題,他的目的到底是想聽到哪個方向哪個方面的回答。
強烈建議,如果你沒有特別明白面試官在問什么?你可以向他確認,例如問一句:“您是想考察XXX這一塊的知識點嘛”?如果面試官說不是的,你可以謙遜的和面試官表達一下:“不好意思,可能您這個問題我沒有太理解,可以請您再描述一下嘛”。
2.分歧回應
如果你的回答和面試官的認知產生了分歧,這時候無論你多么確信你自己是對的,也不要反駁面試官,第一,因為你的確信未必在所有情況下都是百分百對的,第二,沒人喜歡自己在那樣的場合下被反駁,尤其是你根本不知道對方是不是一個大度的人,所以你可以說“我印象一直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balabalabala,可能和您了解的不太一致,這個問題我結束后再去查下資料確認一下,感謝您的指正哈”,其實這也是你溝通能力的一部分體現吧,這個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有時候混沌才是常態。
3.不會就猜
如果遇到你不會的問題,可以明確告知面試官,“這個問題我不太了解,但是我猜想應該是這樣的....balabala” 或者 “這個問題我不太了解,但是如果讓我來設計實現,我會這樣做” 。
起碼面試官能夠感受到你是動了腦子的,切記不要不懂裝懂或者問啥啥不會。
4.注意保密
一面面試官問你薪資請直接告訴他暫時不方便回答,且告知HR面試官的這種行為,一般這樣的面試官都是別有用心的,這都屬于紅線。
5.專注核心
別去糾結面試官不開攝像頭而讓你開這些毫不重要的瑣事,看不到面試官的臉豈不是更安心一點?哈哈哈哈哈,比如當時我面試某現在最火的招聘平臺,面試官的那一個多小時的態度和表情真的讓我非常拱火,也是我面試感受最差的一次,當然最后也沒過,哈哈哈哈,后來真的想和HR投訴,但想想自己已經30來歲成熟的人了,懶得理他哈哈。
復盤
這點,是最重的一點,也是我這段時間面試最失敗的地方。如果不是因為把面試安排的太密集了沒法復盤,我可能會拿到更多offer,職級評定會更高,非常非常懊悔。
上面我提到過,因為我安排面試時間不太合理,導致每天面試非常滿,每場面試大概1~2小時,基本上上午1場,下午3場,面試過程中其實聊得好的話還算放松,聊的不好的情況下,博弈的過程非常痛苦非常累,這樣面下來基本上這一天結束會說話都沒有力氣,就更別提整理當天的問題以及進行快速復盤了。
但是如果不復盤就會很致命,因為基本大廠和獨角獸類的公司,核心的面試題和問題方向都大差不差,如果你某一家有道題沒答好,下一家很大概率可能還會被問到,你還是答不好。
這樣不僅浪費了機會、花了面評、也會對自己造成心里沖擊。
每一次面試,就是最好的尋找自己短板的方式。
所以一定要再兩場面試中間,留一些空隙進行復盤和狀態調整,一天2場面試,間隔一天,是比較好的節奏。比如,周一、周三、周五進行面試,周二、周四休息。
面后
談薪
不要撒謊,不要隱瞞,不要虛報。
argue
如果有其他家offer,或者處于其他家大廠的收尾流程中,那么是完全可以告知正在談薪的HR來進行微微的argue的,但是a歸a,要有分寸,別拿到一個80萬的offer,你a人家120萬,那著實有點沙雕了,即使你不考慮去正在談薪的這家公司,也要有起碼的尊重。
因為每家公司一路面試你過來耗費的成本也蠻大的。談薪的幅度因人而異了,普適情況下,注意我說的是普適情況,一般20%~35%的漲幅雙方一般都會比較容易接受,當然這絕對是因人因情況因公司而異。
薪酬福利
談薪一定要問清楚相關的薪酬福利規則,例如月base多少、年終獎多少、股票或者期權多少、年終獎的發放時間、發放規則比如要乘以什么樣的系數、和績效的相關性、股票的發放以及歸屬周期和份額、股票單價按什么價格算、房補餐補等其他福利等等。
我提供給你一個表格,是我當時用來記錄和比較我拿到offer的這些家所有的福利情況的。
股票期權
股票和期權這需要提醒大家一下,股票一般都是分幾年歸屬的,比如一共給你xx萬元的股票,分xx年歸屬給你,每年歸屬一定的xx%。
期權的話不確定性更高一點,口頭期權的絕對不靠譜,還有就是要問清楚上市計劃、如果不能上市員工手中的期權還有沒有退出或者回購通道等等,不然基本變廢紙。
參照表格
我把我當時作的一個薪酬福利對比記錄的表格共享給大家,這樣會非常清晰對比出優劣。
【騰訊文檔】薪酬福利對比模板 :http://jump.hanyu.cool
背調
背調切記切記切記不要有隱瞞不要撒謊,一旦被發現造假,offer會直接被失效(有些公司是先背調再發offer,這種直接offer就不發了)。
一般中大型公司都是會和第三方背調公司合作的,創業公司一般不背調或者由自己的HR進行簡單的背景調查。
一般背調公司最關注的是你的直接上級的評價,所以請提前和你的直接上級打好招呼,提醒上級可能背調公司會聯系他,辛苦他注意接聽。有時候你的上級未必能記住你那么多的業績和工作,所以也梳理一份文字給到他。
假設你和直接上級或者公司鬧掰了,那么請直接和HR以及背調公司提前說清楚就可以。
過往的工作履歷,工作內容都如實填寫就可以,人無完人,只要你坦誠,那么你的過往本身的經歷只要不違背相關公司紅線,一般都是沒問題的。
當然,假設你前幾年有被背調過,此刻換工作又要進行背調,這時候有可能下家公司使用的三方背調公司已經有你的歷史數據,信息對不上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
背調信息一旦填寫,基本中途很難修改,所以請慎重。
offer選擇
offer的選擇,這個我無法給出建議,每個人在每個階段的側重點都不一樣。
像我自己的排序的話,
- 第一優先考慮廠牌(如果你近些年沒有大廠背景);
- 第二考慮業務(如果廠牌差不多的情況下);
- 第三考慮技術成長(如果業務差不多的情況下);
- 第四考慮穩定性(如果技術成長差不多的情況下);
- 第五考慮薪資福利(如果穩定性差不多的情況下)。
因為我之前沒有大廠背景,在之前的公司這幾年在某些方面因為沒有大廠背景吃了很多很多虧或者說我自認為不公平的待遇(當然也可能是我自己格局不夠[狗頭臉]哈哈哈)。
對于我來說,無論如何也要去大廠,不要相信有些人所謂的在大廠做螺絲釘不值得什么的簡直扯蛋,去大廠擴大自己的視野、接觸更多的頂級牛人、擴充人脈、學大廠牛人沉淀的方法論、見識大廠的技術建設和研發流程、對研發來說你會遇到更復雜的業務、更高的并發量、更大的數據量等等,對你的技術、規范、思考層面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最重要的是,看看行業內頂尖的人,他們都在做什么,怎么做。
至于在里面是不是螺絲釘,取決與你自己能承擔多少責任和你自己的成長潛力。
當然,這也是為你后續的職業生涯做背書,不然以后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你的背景履歷毫無亮點,別人又怎么在短時間內去衡量判斷你的能力呢?好好看看那些CTO、CEO、COO,甚至是合伙人,無論實際落地做事是好是壞,哪個沒有一個強大的學歷或職業履歷支撐?
入職準備
到這步,基本穩穩了。
提前問HR有什么需要準備的,比如體檢、證件之類的。
最好能提前加上你組內導師或leader的微信,在微信上能夠提前了解下你所在組的業務,也可以提前準備一下要使用的技術。可問問導師有沒有好的資料之類的,多聽導師的意見,進去后有時候可能你所在的部門使用的相關技術正好是你的技術盲區,當然也不用擔心。
大廠一般會給你2-8個星期甚至更長時間的熟悉及學習周期,如果你要接手的工作比較有門檻,可能周期會更長,小廠或者創業公司一般會給你1個星期的熟悉時間。有些可能3-5天就會讓你上手工作了。看運氣吧,有些領導覺得抓緊上手在實際工作中熟悉會更好,但我感覺快速上手其實未必是什么好事,沒有熟悉好背景、業務、技術棧、流程等理論的盲目行動都有點耍流氓,出事早晚的。
無論大廠小廠,進去第一時間優先熟悉業務,不理解業務你很難有全局觀,實際落地會更難。其次是熟悉項目、規范、流程。再其次才是技術本身。當然團隊融入方面就不提了。
面試題
這一個月的面試,我把能回憶起來的面試題都整理到一個在線文檔了,能回憶起來的絕對都是反復被問到或者有些是我沒有回答好的。
之所以沒那么全是因為沒有錄音,不知道咋回事我總感覺偷偷錄音的話有點侵犯面試官隱私,如果向面試官申請錄音感覺又很麻煩又怕影響面試官的感受,索性就都沒錄。
前些天有幾個朋友在面試前看了我整理的題表,大部分都命中了,還一頓夸我牛逼,這我承認[狗頭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整理的面試題命中率高,是因為我這次發現大部分公司的面試問題,基本上關注點、問的題、考察的方向都差不太多。
如果留給你學習準備的時間不多了,那么直接先把我這些面試題看完就行了。
【騰訊文檔】近期面試題:http://jump.hanyu.cool
現在大部分的面經文章都是廣告,大家仔細甄別一下,預祝大家都能找到期待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