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為中國女人的曼妙和婀娜所動容,是在看了張曼玉的《花樣年華》,旗袍白底黃花,青石板路搖曳的身姿,活脫脫一副有聲畫。
不知道影片中換了幾身旗袍,但因為張曼玉在其中的形象,整個影片都哀婉唯美了許多,不俗脫俗,溫情脈脈。總覺得穿著旗袍的女子,風韻萬千,哪怕手指夾根煙,尚且不失氣質(zhì)。
之前和朋友閑逛798,看了位姑娘。沒有濃妝艷抹,也沒有大牌盛裝,五官算不上多精致,身高也不算過人,但渾身散發(fā)著一種無法言表的優(yōu)雅。身形婀娜,神情從容,整個人高貴脫俗。
讓同為女子的我忍不住感嘆:少見,少見啊。
好看的,富貴相的人分很多種,就像花也分很多種。無論帶刺的玫瑰還是枝頭的薔薇,都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個的特點。而一見難忘的美,的確需要長期的修身養(yǎng)性,一如多人稱為雛菊之美的郭婉瑩。
郭婉瑩是真正的名門貴女,當時著名的老上海“永安百貨”,郭氏家族的四小姐。無人不知的交際名媛,被稱為上海的金枝玉葉。她酷愛旗袍,離不開高跟鞋。
后來落魄的日子里刷馬桶都是穿著高跟鞋,也許你會說窮講究,但那不是,而是深入精神的習慣和通透優(yōu)雅。
郭婉瑩的一生經(jīng)歷了整個動蕩時代所有的喜樂悲歡。
經(jīng)歷了掌上明珠般的少女時代,也經(jīng)歷了少婦生活和中年喪偶的寂寥余生。早年間不聽家族安排,25歲嫁給了自己喜歡的人,后來丈夫出過軌,但她沒哭沒鬧,用平和解決和面對,而后丈夫被打成右派進了監(jiān)獄,她完完全全淪為布衣。
她每天面對罵她的紅偉兵,還要學習怎樣用錘子把大石頭砸成小石頭,學著剝東北大白菜被凍壞的菜皮,凍的手指僵硬,她卻說不痛,只是不靈活。要知道她那雙手曾是用來彈奏美妙的鋼琴曲的。
為了生計,她做過搬水泥的小工,也賣過雞蛋和水果,但她依然高傲揚起下巴,任由困苦襲擊,從不低頭。后來的日子依然穿高跟鞋,布衣旗袍。
郭婉瑩享受過最好的生活,也遭遇了最苦的生活。唯一不變的是,從年輕到年老,一直通透優(yōu)雅,從不曾狼狽不堪。
正如她遺體告別儀式上提的一副挽聯(lián):有忍有仁,大家閨秀猶在,花開花落,金枝玉葉不敗。
不是每個人都有郭婉瑩的高貴出身。如若沒有,那么請努力的做到內(nèi)心淡定,舉止優(yōu)雅。
女孩子要富養(yǎng),但不是非得靠錢砸,靠更好的物質(zhì)養(yǎng)。
你知道《歡樂頌》里曲蕭筱的天不怕地不怕,大手筆,見世面有氣場。但也知道她讀書少沒文化面對趙醫(yī)生時的心虛。要相信,并不是靠錢的堆積才能有養(yǎng)出富貴女。
是土是俗,總有識貨的人。
所以,不用急著濃妝艷抹,不用急著換新裝。后天的修飾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從容與美好,才更顯氣度。
美麗是天生,也可后天修得,或化妝或整容,或提升內(nèi)在,修煉氣質(zhì)和氣場,改變衣品和品味。如何做,看自己嘍。
我們,不是要不修邊幅,而是要在精神上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