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窮人要想翻身,得拔掉五層皮,傳統(tǒng)觀念就在一個靠字,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總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別靠自己,所以就只能在精神上跪著。”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會聽到很多窮人說,他們不成功就是沒有遇到貴人,這就是窮人慣有得“等靠要”的思想觀念。
這也是很多窮人的心理特征,他們總是借助外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創(chuàng)造財富,總是喜歡撈偏門。
他們始終秉持著在外靠朋友,總之身邊能有依靠的人,他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甚至多數(shù)情況下,遇到了問題和困難,甚至都想著救世主能夠拯救他們,世間沒有救世主,只能依靠我們自己。
在電視劇中,所有的電視劇角色里,也就是肖亞文沒有等靠要,尤其是他想和丁元英有點關(guān)系,她不是去等也不是靠他,更不是去等著他。
肖亞文選擇的是發(fā)現(xiàn)了有價值的目標,去等價交換,更有識人的慧眼,雖然不能確認自己的判斷是不是準確,但是,她可以提前去預(yù)知這個人對自己的價值。
劇中肖亞文想要和丁元英取得聯(lián)系,她沒有依靠,而只是通過芮小丹去建立關(guān)系。
再去看劇中的其他葉劉幾位,他們幾乎都是在靠,以為丁元英是個了不起的人,就想著可以靠丁元英讓自己狠賺一筆,所以,他們最后的結(jié)局都是自我放棄。
正所謂“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有救世主,那么這個救世主憑什么要幫助你呢?
在劇中丁元英一段評論,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guī)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當一個人身上存在的是弱勢文化,他會將各種希望寄托在天地,別人之上,但這種想法存在非常大的問題。”
當然我們在做事的時候,還是希望有人能夠幫助我們一下,這是一個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解決的問題,不是說我寫一篇文章,我就能把這個不好的習慣改正了。
只能說我們記得這個事情,在做事的時候,再次遇到同樣的情況的時候,我們可以對自己說,這是我的弱勢心理在作祟。
那么我們要回過頭去看,肖亞文為什么幫助丁元英,她是想能有接觸的機會,不愿意放棄這樣的一個可以靠著的大樹。
要知道肖亞文那個時代,20萬塊錢是一個龐大的數(shù)字,也正是這樣的,所以,她才認識到丁元英身上的價值。
她在和丁元英的接觸中,更是知道自身價值的重要性。你想要得到什么,那么你就要有同樣的東西去交換。
她想去依靠丁元英,那么她就可以用芮小丹幫助丁元英去交換,還有她更加知道自身的價值在法律,當格律詩出問題的時候,她的價值就凸顯了出來。
現(xiàn)實中,如果我們想要讓別人幫助我們,那么我們自身必然是有價值的,或者我們有了某種可以用于交換的價值,最終還是通過靠自己的價值或能力解決問題的。
縱觀整部電視劇中,唯有肖亞文是從窮人中擺脫出來的一個,她知道價值互換和投資價值的重要性,她更知道這是普通人的逆襲的唯一方法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