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她姿態,點擊右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投資理財、讀書寫作與個人成長精進干貨,喜歡的點個關注吧。
01
閑來無事,最近又拿起了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來看,感觸依舊很多...
感慨我們普通人真的要切膚地感受該著作中傳遞的內涵,只有懂得了些許的入世氛圍感,我們普通人才會有更多的機會。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天道》這部電視劇,沒錯它就是根據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拍而成,雖然后期有很多的刪減,但是依舊不能忽視這部劇所帶來的價值轟動。
準確點說《天道》是一部距今已經上映十余年的國產老劇,相信很多80后90后對這部劇的印象會很深。
它不同于其他類型的電視劇只是談情說愛,劇中更多的是將人生規律和天道思維相對直觀地傳遞給了觀眾,讓我們能夠從中學到真正實用的人生智慧。
比如,劇中有一段特寫,是關于芮小丹和丁元英之間的交流,期間關于文化屬性的論述讓屏幕前的你我感慨萬千。
芮小丹深情地望著丁元英貪婪的吃相,內心亦是充滿了恬靜與幸福,更有甚者評價此時此刻的芮小丹是最美的,最深情地愛著眼前低著頭吃飯的人的。
芮小丹心疼地看著眼前的人,柔聲細語地和對方親切交流,即是對丁元英的了解,亦是向對方求教的真情流露。
誠然芮小丹也確實學到了她腦海中從未有過的認知,也正是這樣的認知讓小丹對眼前的男人有了更加深刻地認定。
她第一次深刻地感悟到“文化屬性”的概念,該劇對該概念的闡述,希望身為普通人的你我也可以感受一下。
透視我們這個社會的真理依次會有三個層面來反映:一是技術,二是制度,三是文化。
其中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
這是規律,是天道,是不以為人的意志而轉移的事實。
比如劇中,丁元英以武學秘籍來論比強勢文化,原因就在于是秘籍就需要付出時間,付出心血,付出百倍千倍的毅力去學習,因為是秘籍所以任何人想輕而易舉地一蹴而就那是不可能的,是違背道法自然規律的。
而以上的武學秘籍誠然也就是上述所謂的強勢文化的一種體現。
相反,弱勢文化就是那種人很容易學到,很容易懂得,很容易拿來用的事或物等統稱的文化。
就是因為易懂,易學,易用,所以社會上才會有人趨之若鶩地迎合,才會形成所謂的“流行品種”。
比如你在書店的某個醒目地方,總是會被一些吸引你眼球,激發你好奇心,迎合你欲望的一些書名的時候,你就會深切地淪落在這所謂的成功學弱勢文化中了。
02
那究竟什么是文化屬性?
文化屬性是指一個人,一個社會團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生產生活習慣的定性,可以理解其為一種思維程序,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生活中你的衣食住行言,處處都在側面折射出你的基本層次,通過你的行為表現,一眼就能看透你骨子里的東西。
當然,你無需刻意地去掩飾什么,因為這樣做毫無意義。
文化屬性是透視一個人的受教育情況以及生存環境情況的理想工具,然而也就是這些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抽象化的意識派東西,卻蘊含著非常神奇的決定性力量。
劇中的文化屬性一定層面上根據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可以分為兩種文化:弱勢文化和強勢文化。
弱勢文化是一個沉積幾千年的文化屬性,自古以來這種文化就存在窮人階層之中,很多人窮,也就是因為擺脫不了這種弱勢文化的熏陶。
然而想要擺脫所謂的窮人模式,就需要有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因為弱勢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一個靠字。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天靠地,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救世主等美好的幻想,等著靠著別人來拯救自己,就是不靠自己。
《天道》中王廟村是貧困縣中的貧困村,一個窮得連飯都吃不上的村子里,居然有一個“亮麗”的教堂。
村子里的人每天都很虔誠地來到教堂聽布道,祈求神能夠拯救他們,然而救世主并不存在,王廟村的村民還是日復一日的窮著。
所以普通人如果想要改變命運,首先就是要審視自己的身上是否有弱勢文化屬性的惡習,凡事不要只是“靠”和“等”。
普通人要知道,靠別人永遠無法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相反,所謂的強勢文化就是要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外在表現,隨即加上真正地靠自己,實事求是,主動尋找機會,正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總之強勢文化所表達的是要我們不要墨守成規,其精髓更是尊重客觀規律下的創新。
03
從某一種意義上來理解,我覺得劇中所說的強勢文化就是窮人思維所對應的富人思維,因為富人的思維是在于他們知道,只有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的救世主。
在《天道》中,丁元英是一個思維顛倒的人,在他的潛意識里只有“我能幫別人做些什么”,而沒有找人幫忙的這個意識。
正是因為他擁有給予和付出的心態,所以他就是強勢文化的代表。
如今社會,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首先就應該擁有一個付出的心態,敢問如果連付出都沒有又何談回報呢?
比如想要賺錢,首先是要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要知道,價值是因,而錢只能是做對事情的過程中附帶的結果。
要知道,能夠改變人生的就是你種下的一個個因而結出的果,我想這也是人生定律,因為只有給予世界更過,世界才能給你回報。
丁元英之所以在這部劇中被稱為“救世主”般的高人,就在于他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思維模式加上其強勢文化的執行力,結果導向就是從結果出發反向推導事情的發展而已。
通過這種逆向思維,對反向推導的人事條件等各要素進行布局,再通過強勢文化的核心,即既不等也不靠,然后根據實際條件,按照客觀規律將反向推導的各要素進行填充。
期間遇到困難就想辦法解決困難,不逃避也不放棄,正如劇中丁元英的私募基金項目,韓楚風獲得總裁之位,王廟村扶貧項目的實施等,無不體現了這種所謂逆行道師的高人邏輯。
小時候經常被媽媽講一些有關革命期間的所謂“神話”,那時候只感覺是支棱個腦袋聽著,一邊感嘆執行者的神來之筆能力,一邊在自己內心又深深地埋下了諸多為什么。
那一粒粒為什么的種子,在歲月中不斷萌芽,終究因為智者老人的不斷洗禮而撥開云霧見天明...
人哪,當你被無情地拋棄在這個人世間的時候,哪有什么得天獨厚的救世主啊,要知道真正的救世主只有你自己而已。
作者介紹:
作者&撰稿人:Carry,一個酷愛讀書,亦愛談錢的文藝女青年。
專注分享自媒體干貨、女性獨立、投資理財、職場和生活中有關個體成長的思考,用心碼最真切的字,傳遞溫暖又治愈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