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說自己“萬里投荒第二人”,原句是“白馬投荒第二人”,形容玄奘取經。后來我們知道,季老在德國學習了梵文,并將此作為終身事業。
看老人講故事,比看年輕人談經驗更有趣,角度也更獨特。這很稀罕,網絡上幾乎是找不到老人發言的。
“我寫這些東西的目的是想說明,就是在那種極其困難的環境中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況下,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這就是我悟出的禪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我剛三歲,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后來讀了一些關于這方面的書,看到戰火蔓延之廣,雙方搏斗之激烈,傷亡人數之多,財產損失之重,我總想像,這樣大的大事開始時一定是驚天地,泣鬼神,上至三十三天,下達十八層地獄,無不震動,無不驚恐,才合乎情理。現在,我竟有幸親身經歷了規模比第一次世界大戰要大得多、時間要長得多、傷亡要重得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大戲,開端竟是這樣平淡無奇。事后追思,真頗有點失望不過癮的感覺了。”
【無情最是原上樹,依舊紅霞染霜天。】
【旅次朔方
〔唐〕劉皂
客舍并州數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又度桑乾水
卻望并州是故鄉】
讀這本書想順便回味一下小學課本《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誰知道居然沒有,一搜才知道在《德國印象》中。所以黑塔利亞特典的彈幕是錯的,還沒有一個人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