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馬上就要去北京了,我非常開心,北京首都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在火車上我看到了黃河,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母親河上有微微的波浪好像在對我們微笑,迎接著每一個孩子的過往,在火車上高斌老師還給我們講了《圖說國子監》,讓我們每個人都預習了一遍,了解國子監的歷史,等我們去參觀的時候印象就更加深刻了,我在預習的時候看到國子監是封建王朝時期的最高學府,而且比大學還高一級。
? ? ? ? ? ? 終于下火車了,高老師帶我們去國子監,到了國子監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國子監的大門,過了大門就是當成賢街的牌坊,牌坊凌空懸掛,下端設計成倒垂花蕾,點金彩畫,五彩繽紛,紅柱綠樹,非常的美觀。然后就是集賢門,集賢門是進入國子監中的大門,三間三門,三柱五檁分心式木架,建筑級別很低,無斗栱,雅五或墨彩畫,灰瓦懸山頂。中門上懸“集賢門”豎匾,云邊,也無裝飾。過了集賢門就是國子監的第二道門“太學門”,門內三間一門,門上懸掛“太學門”堅匾,云邊。建筑級別也很低,無斗栱,雅五墨彩畫,灰瓦懸山頂。集賢門因為只有一門,而正門又是皇帝專用。進入太學,迎面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琉璃牌樓。牌樓仿木建筑構造,四柱三間三樓,但每柱是由南北兩柱組成。三樓均是黃瓦歇山頂。還有美麗的雕刻,非常精美。牌樓正面是“圜橋教澤”四字,后面題刻“學海節觀”四字。“圜橋教澤”的意思是贊頌皇帝的教化恩澤澤被學子,而“學海節觀”則是說學生眾多,皇帝臨雍視學不得不靠水將學生分隔開來。琉璃牌樓是乾隆49年(1784年)添建的,這年五月,主管工程的工部尚書金簡奏請在辟雍前面建造一座四柱三樓的木構牌樓,但皇帝要他建石雕的,并且明確要按照浙江海寧海神廟的牌樓樣式來建,這下可壞了金簡,因為明年就是乾隆皇帝登基50年,牌樓建不起來是無法交代的。他馬上又去向乾隆皇帝陳述了困難,建議仍然用木構的。但是皇帝不愿意,因為木構的不壯觀所以只好改成琉璃的了。過了琉璃牌坊就是古代太子讀書的地方“辟雍”辟雍中非常美麗,頭頂還有辟雍天花美麗極了,中間還有皇帝的龍坐,龍坐右旁還有一幅皇帝在辟雍中給大臣們講課。過了辟雍就是敬一亭中是收藏書的地方,那還有一個辦公室。就這樣左半邊參觀完了。還有一個右半邊,就是“孔廟”孔廟中有孔子的靈位,孔子的靈位旁還有四位圣賢就是“顏子”“曾子”“孟子”還有一個“思子”除了這五座靈位外還有孔子的一百位弟子的靈位。還不只這些,除了靈位外,還有一座孔老夫子像,孔子有“三高”“一高”是身高高,孔夫子的身高快接進兩米。“二高”是學問高,因為孔子是志圣先師。“三高”就是壽命高,孔子活到了八十三歲,在古代的八十三歲就是現在的一百三十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