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小 眾 的 第 9期 喲!
最近有一篇文章火了。
那篇文章講,在北京,有2000萬人在假裝生活。
?
在那篇文章里,北京成為了一個鄙視鏈的象征。
五套房的鄙視兩套房的,兩套房的鄙視只有學區房的,只有學區房的鄙視碼農和金融民工,IT和金融的再鄙視其他行業……
?
似乎只有在鄙視鏈頂端的生活,才配稱得上生活,才可以勉強有些生活味——按照作者的說法,這點底氣,還是靠丟失了老北京這個故鄉換來的。
?
這個城市,住著每天在西單地鐵口唱歌的年輕小伙,也住著一單廣告數千萬計的大明星;這個城市,有著為幾頓飯錢發傳單的姑娘,也有無數新貴愿意為了一晚的快活一擲千金。
一個人,一座城,一往事
這是生活,這都是生活。
逃離北上廣,湖州最宜居。
生活在湖州,溫一壺月光作酒,愜意。
在我心靈的一角,有一個世界,一個干凈明亮的地方。那里現實是無法闖進去的,而夢幻,不管是快樂的還是憂傷的,都將開滿生命的鮮花。
我們可以帶著一花一草進去,也可以帶著無盡的愛進去。生活在湖州,行走在太湖,徐徐晚風吹醒了我沉睡的記憶。多少個夜晚,我穿過一片蘆葦之后遇見了童年:老牛、村莊、田野,親密的伙伴和樸素的鄉親。
在這里,千百年的月與我如此的親近,游走的靈魂實現了一次皈依;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是如此閑適,生命變得安然、豁達和完整。
夜風習習,拂動著田間的小樹,發出沙沙的聲響,風與葉子的聊天開始了。風說:我帶你去看外面的世界?葉子說:我離不開我自己!
?
我們聆聽歲月人生,總是寫滿了滄桑和無奈。只想,在靜美如初的時光里,聽童年遙遠的歌聲,看夕陽緩緩地西下。
沿著南太湖行走,去找尋那個童年的家,夜的盡頭就是家的燈光。正如歌中唱道,“每顆心上某一個地方,總有個記憶揮不散;每個深夜某一個地方,總有著最深的思量”。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無論時光如何流轉,總有一些熟悉的過往觸動我們的心靈;無論四季怎樣輪回,總有一些溫暖的記憶芬芳我們的歲月。
有風吹過的日子,總有靈魂響徹云霄;有水流過的地方,總有歌聲劃破夜空。佇立于夜靜如水的南岸,溫一壺月光作酒,淺吟輕唱,踏歌而行,在童年的主旋律里,尋覓初時的自己......
身邊常常有朋友說,自己丟失了生活的興趣,
這種時候,不妨和另一半一起去湖州走走,
體驗愜意的生活方式。
?
牽手走在夜晚的衣裳街上,燈光爛漫,繁星點點,興起走進一家從來沒有進去過的咖啡廳,嘖嘖的品著咖啡。
散步在湖師院里,走在楊柳依依的德清湖。感謝上天,讓我最終還是遇見你,你來的不早不晚,在我最美的時刻。
去太湖看看,肩并著肩,觀賞一下月亮酒店夜中顏色的變化多端,晚風吹在我們身上,我瞇著眼睛,享受著此刻的寧靜。
一起看一場電影,銀都的情侶座,如果是驚悚片,當我不敢看屏幕的時候,我僅僅的抓著你的胳膊,你的溫暖,給我最大的安定。
走進圖書館,書香氣息讓我們時光倒流到以前的時光,記得當初青澀的你,內心別扭緊張但是面色淡定的你。我們一起讀著一本書,一起穿越到書中的故事里,我跟你隔得那么近。
騎著小車子去長島公園一游,在郁金香花開之際,輕輕的靠近美麗的花朵,然后,我微笑,讓你拍著照。
去那蓮花莊,租上一條船,你劃著船槳,我就兩手空空的看著你,我是絕對不會告訴你,其實我劃過很多次,技術還不賴。
品嘗周生記的雞爪,很特別的鹵味,甜津津的,因為你陪著,所以它更是甜進了心窩。
散步在南潯古鎮,走在古樸的石階小路,走在長著青苔的小道,走進曾經鼎盛的名宅,俏皮的讓路人幫我們合影,我會踮起腳尖,吻上你的臉龐。
走進最美的濕地——德清下渚湖,美景不勝收,我們一起驚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我會把你的樣子永遠的記在心底。
《艋舺》里面有一句臺詞: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后遍體鱗傷,我才知道,原來我們都是草。
?
但不是只有成為風,才有資格把人生稱為人生。
草也有無比旺盛的生命力,它們拼命地吸收雨露,向上生長,再向上生長。
這也是生活的一種形式。
很多時候你覺得離生活越來越遠,覺得在假裝生活,
其實只是因為你想把生活裝成另外一幅模樣。
?
可生活,不總是這個樣子的。
生活在一座名為湖州的城市,
它,不大不小,正好;
它,值得你的人安居這里,
許鞍華導演拍過一部電影叫《天水圍的日與夜》,里面全是小人物,暑假放假的張家安,在超市賣榴蓮的媽媽,剛搬來獨自居住的婆婆。
在生活中他們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交織起來,卻是一幅平淡生活的柔和畫面。
?
我很喜歡里面的一個場景,是快到片尾的時候,他們在一起過中秋,男主張家安剝著柚子,他媽媽說,嗯,這柚子好甜。
?
柚子好甜,也是一種生活。
你的心,留在此處,和你一般。
大愛我的家鄉—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