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戒學堂】長篇連載:辭職(40)真情謝幕
馬可
1
那個時間的節點,馬可選擇了晚上九點。
從開始到結束,整整四十八小時。這段時間,短暫無比,但是回想起來,記憶猶新。
下通知,還在原先的地方聚面。
晚上七點多的時候,馬可、馬加還有秦建、張華都到了譚樹的辦公室。
一家人,開始喝茶,開始閑談。一切好像都恢復了正常。
從接到任務時的重負在肩到現在的心平氣和。一切,不到兩天,一切都已改變。
這種改變,可以稱為奇跡,也可以想象為神奇。而這些的變化,是因為用心, 因為愛。
2
兩天前,我們憂愁滿懷,而如今,所有的人都覺得自己長長舒了一口氣。
那種憋悶的感覺沒有了。
只是一個轉身,仿佛兩個世界。
譚樹很熱心,拿出自己國外的奶糖,拿出自己較好的茶葉。一場小型的茶話會,在大部隊沒有到來之前,提前在這里上演了。
馬可到了,馬加到了,秦建到了,那個這兩天中,最忙碌的張娟也到了。
義工團的五個核心成員,齊聚一堂,開始討論捐款收尾的工作。
兩天已經過去了,在這兩天當中,每個人都用盡力氣,去做我們能做的一切事情。馬加作為義工團的秘書長,他在主持的開場白當中,首先肯定了每位成員的努力。
馬加是一個內向的人,他說話聲音向來不大,而且每一句話,他都會很專注地說。
但凡內向的人,笑容總是少一些。但在他的開場白當中,包括馬可在內的所有人,都看出了他的輕松和愉悅。
眼還是有點紅的。不僅是馬加,還有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兩天來,誰又睡過一個安穩覺呢?
希望在我們的愛心之下開始見效,但是我們也需要讓事情有一個好的歸宿。下一步怎么辦,請我們的團長講一講。
馬加講完,有掌聲響起。
掌聲響完,馬可端起桌上的一杯茶,慢慢喝了,之后開始講話。
馬可是記者,又是小文藝。說話總是脫不了那種書聲腔。
為此,自如院長沒少提醒。院長說,做一個有情懷的人很容易,但做一個很真的人不容易。在兩者之間,我們首先要選擇做一個真人。
真人不露相,可是馬可就是喜歡露相,熱衷于拋頭露面。
這是他的一個功課,馬可以后要用很長的時間,在自如院長的教導下,學會做一個幕后的人。
現在夜幕之中,馬可再次走向前臺。
我們走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四十八小時。這兩天來,我關注到了每一個人的用心。秦建作為宣傳推廣員,他盡力了,在那么多群里轉發了我們的信息,他一次又一次被別人從群中踢出,但是沒有放棄,因為我們是在做一份以愛為基的事業,所以我們遭受到困難的時候,正好就是測試我們的愛心純度的時候。秦建老師做到了,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在義工團當中,彼此是以老師相稱的。
稱自己的時候,正式場合,義工們多會說一個詞——末學。
那是一種謙卑,是說自己在學習中,名次排在最后一名。
馬可說完了秦建,做了一個手勢,來大家先喝水,放松。
每人喝了一杯茶,馬可將目光盯準了秘書長馬加。
在這過去的兩天當中,我們無數次溝通,無數次相互傳遞信息,這當中,有一個人功不可沒,那就是我們的秘書長馬加。他任勞任怨,把所有細節的事情都包了,所以我才能夠用心去寫一則則微信,而把這些微信發出去,就能夠和網友們進行互動,也是給每一位網友的交待。在這里,讓我們把感謝的掌聲送給馬加。
3
一陣掌聲之后。傳來了敲門聲。
一開門,未央老師來了。
她來時,還穿著那件淺藍色的羽絨服。只是相比于兩天前來說,笑容多了。
哇,大家這么早,我還以為我是第一個呢?未央邊說邊笑邊向茶桌邊走。
來來來,就等你了。張娟作為義工團的副團長,她有女人身上的細膩,也有男子漢的直爽。她老是說自己就是一個女漢子,但是遇到熟悉的義工,她總是熱情有加。
馬可準備繼續講話,一個接一個,敲門聲此起彼伏。
看來,開小會的可能性是沒有了。馬可心里想著,便開始把目光轉向譚樹。
譚老師,你招呼一下大家,我們集中開個會吧。
譚老師骨子里面詩書俱全,聲音也好聽,人長得也帥,在義工團中向來都很有人緣。
他站起來,招呼大家來到茶桌前坐下。
這是他的辦公室,他是做外貿生意的。他把辦公室里能夠找到的所有凳子都找了來,但是還不夠。一些親密的義工,就兩個人擠在一起,雖然有些雜亂,但氣氛顯得更加和諧。
那是義工團很有溫情的一次碰面,馬可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那次的碰面越來越有情感。他時時會回到那一刻,去溫暖自己,去回味愛。
下面請馬可團長為大家分工。
譚老師簡單招呼大家落座之后,又將話語權交給了馬可。
?4
馬可先給大家鞠了一躬。
來到義工團,別的沒學會,學到的第一個看家本領,就是鞠躬。
馬可先簡單介紹了孩子在醫院的情況。這個時候,未央站了起來,她給大家展示了一條微信。
是趙立發給她的。說孩子在保溫箱里,情況已經好轉很多。
未央尤其說,產婦,我們的義工琳琳情況很穩定,心態也不錯。趙立一家希望通過她向每一個人表示感謝。
每天關注時,未央傳遞的信息,都可以助推事件的發展。
馬可接著說,今天我們把大家召集起來,就是要做一件大事。從書院授權我們做捐款以來,效果不錯,這得益于大家的努力,同時也證實了義工的愛心喚起。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在捐款的倡議中刪除了義工這兩個字,捐款的效果將會怎樣?愛心總是能夠對接愛心,奇跡總是能夠對接奇跡。大家說對不對。
馬可講得很投入,他這樣一問,每個人都齊聲地說了聲“對”,隨之各自的精神狀態也更好了。
馬可繼續說。今天我們就要把捐款活動暫停,因為根據我們當初的設想,現在的捐款任務已經完成,而且一件事情應該速戰事決,推得久了,反而不利。
馬可在這里頓了一下,他的目光從每個人的臉上劃過。這一刻,他感到每個人的心,被一根線串了起來,是相通的。而那根線,馬可清晰地感受到,它叫——愛。
馬可說,我先去寫一則消息,在晚上九點的時候,我們發出去,每一個我們發過捐款信息的地方,我們都要再發一次,表達我們對每一份愛心的感謝。下面,讓馬加秘書長給大家講一下具體的安排。
馬可講完,離開了茶桌。到辦公室里,找到一臺電腦,開始發揮他的寫作特長。
看一看時間,已經晚上八點一刻了。
距離發出信息,還有四十五分鐘的時間。這一刻,他需要再次拼一次命,開始與時間賽跑。
前條微信,他用時間跑贏了愛。這一次,他要用時間來感謝愛。
爭分奪秒。留給馬可的時間已經不多。
?
打開電腦,開始敲擊。一聲聲的鍵盤,一個個的文字。一行行的感動,在這個有溫度的辦公室里,一點點醞釀。
5
用了大約二十分鐘的時間,馬可把馬加叫來,讓他校對一下內容。看看里面有沒有錯字,再看一下語句是否通順。
這么快就寫完了,我們也把掌聲送給團長吧。馬加來到電腦前,先給馬可長了一善。
馬可手剛才敲得太快,有些麻麻的,有了這些熱情的掌聲,心里像是喝了蜜。
文章很快校對完了,馬加給馬可伸了一個大拇指。
之后,馬加把微信傳給了張娟。張娟又傳給了譚樹。在場的人,大約有十七八位。轉眼間,每個人都有了這條微信。
時間一分一秒逼近2016年2月16日晚上9點這個約定好的節點。
五、四、三、二、一。開始!
隨著馬可一聲令下,在場的所有人,開始在一個又一個群中,轉發這條信息。
愛心與感謝,成為今晚的色調。內容如下——
捐款暫停,感動繼續
????黃金48小時,感動48小時!
親愛的家人們,在過去的兩天當中,因為有你,這個已經溫暖的初春更加具有溫度。2月14日凌晨,義工趙立的妻子誕下880克幼子無錢醫治,情況緊急。
事出緊急,眾人應急。一場從F城發起,遍及齊魯大地的愛心春潮情真涌動。經過黃金48小時數以千計的愛心人士的牽腸掛肚,數以百計的筆筆捐款,從四面八方涌來。如今,是讓我們停下捐款熱情的手,慢慢回味我們感動的時候了。
????捐款的明細和總金額,我們會在稍后發布。每一個數字背后,銘記的是無法估量的感動與真情。
????48小時,我們感動于每一位愛心人士的無私奉獻,是你們的愛,讓880克的生命不能承受之痛,慢慢變得堅強;
????48小時,我們感動于每一位義工老師的真誠付出,是你們的愛,讓880克的抓把柔腸慢慢變得順暢;
48小時,我們感動于每一份圣潔善念的至真至純,是這一份份愛,讓880克的無言隱痛有了質地、不再凄涼;
48小時,我們除了感恩,還是感恩。感恩一路有您,感恩您的圣潔大愛……
在感恩的色調中,救助組研究決定,從2016年2月16日21時起,“用愛,托起880克的脆弱”愛心捐款結束,救助組以及趙立全家,還有雖然不能言語但已經接納了無數愛心的880克的幼子,對每一位關心、關注、參與、傳遞此次捐款的人表達我們深深的感恩與謝意。
捐款暫停,感動繼續,感恩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