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二親子游泳沒課練習篇】
1、當孩子說不想學了怎么辦?
我們娘仨換上泳衣,穿戴整齊,準備出發。興致勃勃換好泳衣的弟弟,跑到我身邊抬起頭,跟我說:“媽媽,我可不可以不去深水區上課,深水區太深了,我太難了!游泳太難了!”說著說著,把自己說哭了。
我強忍住不笑,說:“是啊,深水區真的好深啊,我也覺得好難呢,那怎么辦呢?要不我跟教練說一下,你暫時退出,不學了?”
他馬上搖著頭說,不要。
我理解了,兒子只是在抒發下情緒,并沒有真的想做啥決定。
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決方案應該是用看見情緒,來接住情緒,允許情緒。
我蹲下來,讓他坐在我的大腿上,輕輕拍著他的背部,邊拍邊說:“媽媽看見你有點擔心,有點畏懼和害怕。”
他點點頭。
“來,媽媽抱抱給點神奇力量。”我緊緊地把他抱在懷里,一分鐘左右的樣子,他就掙脫跑走了,不再提不去學了。
2、當孩子暫時學不會怎么辦?
姐姐在水中和一個同齡小姑娘一起玩,通過這幾次的觀察我發現,其實這么大的同齡孩子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姐姐挑戰的許多動作都是因為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做,比如水下芭蕾、水下尋寶、仰泳、水中假摔等。
這次倆孩子在一起商量要挑戰水下抱膝蓋漂浮,這個動作對孩子在水下的平衡感是很好的練習,姐姐很快做到了。那個一起的小姑娘,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找到平衡感,不過還在持續地試,女兒在給她做示范。
我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賞著,倆孩子會如何互相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突然岸邊有個高大的男士,應該是孩子爸爸,聲音非常大而粗魯,沖著女孩吼“你都學了8次課了,都學了這么久了,怎么這么個動作都不會?!你都學了什么呀!”
女孩滿臉的惶恐,趕緊繼續抱著膝蓋嘗試往下沉,試圖證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可是還是沒有成功,這時候岸上那個爸爸的聲音更大了“別游了,游成這樣游什么游!起來,回家!”
說完怒氣沖沖地去拿起泳池邊的一個袋子,惡狠狠地瞪著女孩。在這炎熱的夏夜,這目光自帶降溫的效果,犀利而冰冷,小女孩更加惶恐了,滿臉不知所措,像一只被抓住的小魚,帶著疼痛被拎上了岸。孩子上岸后,爸爸推搡了孩子一下,說,“別學了,游什么游,快走!”
這個時候,我猜這個爸爸一定是忘了,我們為什么希望孩子學游泳,是為了學會嗎?當然,我們希望孩子學會,最好是能夠又快又好、出類拔萃地學會。
那學會的目的呢?是希望孩子掌握一門技能。
掌握技能的目的呢?除了關鍵時刻可以自救,升學考核時可以過關,更重要的難道不是這門技能可以帶給孩子在炎熱的夏季消暑,在泳池里享受清涼和玩耍的快樂嗎?這在她長長的一生中不是更為重要的嗎?
每個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自己的節奏,作為家長,我們其實可以多一些信任放手的時刻,少一些錯誤的干預。
成長的路上,我們家長有個共同的課題,不要把深愛變成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