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爆炸性的信息如洪水猛獸般充斥于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年的新書也層出不窮,不知凡幾。在這樣的時代,開卷未必有益,反而可能是困你于信息洪水之中。如何自由自在地成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焦慮地受信息的奴役?
原尻淳一在他的書作《高效能閱讀》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論及閱讀的重要性,恐怕沒有哪個年代能與當今相比;閱讀不再是目的,為寫而讀、為產出而讀已成為新時代環境的必然要求。《高效能閱讀》按照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由淺入深的模式,介紹了高效能閱讀的89個技巧,為在信息洪水中苦苦掙扎的閱讀者提供了實際的借鑒。
作者原尻淳一,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與其他作者合著有《“職業未來地圖”的畫法》《整理的藝術3》等作品。《高效能閱讀》一書是原尻淳一在閱讀已出版的百余冊讀書術書籍后,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而寫就的。
接下來,按照初級、中級、高級的梯級模式,分享一下《高效能閱讀》給我幫助最大、實用價值最高的8個啟發。
1.讀書初級階段的3個啟發
我們都知道,讀書是一個人成長必不可少的助力。可是,對于閱讀這件事,你真的下足功夫了嗎?還是只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拿到一本書就被動地讀下去呢?
啟發1:解放自己作為讀者的心靈。書中引用了作家達尼埃爾·佩納克提出的“讀者權利十條”——不讀的權利;跳讀的權利;不讀完的權利;重讀的權利;讀不擇書的權利;包法利癥的權利;讀不擇地的權利;隨意選讀的權利;朗讀的權利;默讀的權利。也就是說,作為初讀者,首先應該把自己的心靈解放出來,充分享受讀者權利,可以不讀完、可以跳讀。不善讀書的人,往往被“必須通讀”的思想所強迫,又兼受“職場必讀”、“必讀名著”這類書單的束縛,仿佛不讀完就是一種罪過,因此遇到不感興趣的內容也不得不硬著頭皮讀下去,使讀書成為一種被動式的痛苦。我本人也曾進入過這種痛苦的誤區。讀者權利十條斬斷了這種惡性循環,把讀者從“必須通讀癥”的誤區解放出來,重申了讀者的主動選擇權,歸還了讀者自由的心靈。
啟發2:記錄自己的讀書履歷。很多厲害的讀書家都是有自己的讀書履歷的。也許你是一個閱讀的初入門者,但這不影響你制作自己獨特的讀書履歷,使其成為讀書過程中趣味性的一部分,也是自己精神寶藏的一部分。記錄下自己的讀書履歷,就如同記下一個個“小確幸”,會增強你閱讀的成就感,進而進一步強化讀書興趣。
啟發3:給愛書排名。給讀過的書排個名,是讀書的小樂趣,也是提升作為“讀書人”閱讀體驗的一個小技巧。試想,一年到頭,年夜飯后,你寫下讀過的書中的前十名,是不是一種樂趣和滿足?或者,不用等到年底,現在就試著寫出前十名或前三名吧,或許你會在這個過程中,捕捉到意想不到的靈感。
2.讀書中級階段的3個啟發
如果你打算做一個長期閱讀者,或者終身閱讀者,那么你就不能只是“野蠻生長”,而是要講究讀書方法。
啟發1:速讀法。對于自己認為不需要精讀的書,可以采用速讀法。書中介紹了“三步速度法”:首先根據目錄選定自己該看的章節;其次對選定章節進行快速跳讀,重點位置做出標記;最后仔細閱讀做出標記位置的前后部分。這種速度法,詳略得當,可以大大提高閱讀效率。
啟發2:縱向閱讀同一名作者的所有作品。讀同一名作者的所有作品,有利于不同作品間相互印證,更清晰深刻地理清作者的觀點,加深閱讀的深度。不能讀完所有作品的,至少要讀一些相關作品。比如,我讀了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非常受啟發,就又買了他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來閱讀。
啟發3:主題讀書法。若想深入了解某一特定領域,最好的辦法就是讀該領域的多個作品。秋葉大叔就曾提到過,他想研究某一主題時,總是先把該領域內已出版的所有書籍買來閱讀。以我為例,我最近在系統學習閱讀方法,已經讀完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高效能閱讀》,正在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書架上還有《深閱讀》、《快速閱讀術》和《溝通圣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
3.讀書高級階段的2個啟發
作者原尻淳一直截了當地指出,在讀書的高級階段,書就是為了著書立說、或者其他產出而存在的,所有的讀書方法也都是為這一終極目的而服務的。
啟發1:讀書本身不能令人成長,吸收和思考才令人成長。如果不進行思考,那么從書中獲得的,始終只是既有信息。叔本華說,“如果只是努力讀書,我們的大腦就只不過是別人思想的運動場罷了。”因此,在獲得知識基礎上,必須要經過自己思維的加工整理,才能形成自己的東西。
啟發2:輸入是為了輸出而存在的,應建立“產出型”讀書模式。如果說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對于輸出的意義還是循循善誘、娓娓道來的話,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閱讀》中幾乎是簡單粗暴地指出“書是為了讀后著書立說而存在的”、“讀書這件事情歸根結底,是為了創造獨屬于自己的原創內容的書,或是為了產出”、“我們之所以探討這些讀書方法,終極目的可能都要歸結于自己寫書”。因此,原尻淳一呼吁:“請停止只局限于投入的讀書吧,請切換成可以創造價值的產出型讀書”。這也是我非常贊同的觀點。
《高效能閱讀》全書共203頁,分為7章,每章的最后一個小節是該章的小結部分,結構較緊湊。書的封面設計清新大方,書中語言也比較簡單直接。讀書之后貴在實踐。從10月起,我也開始每讀完一本書必整理一篇書評,也算是作為“產出型”讀書模式的實踐吧。畢竟,通過讀書這種方式磨礪自己的思想,就如同用合適的物件擦拭一塊寶石一樣,天長日久,會更加光華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