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拖延癥發作的時候,很多時候知道有這么一件事,但是完成它可能需要收集一些資料或者做一些分析時,都會出現反正還不急著交,到時候再說吧,然后就這么一拖再拖,直到最后期限臨近了,就急急忙忙的趕計劃趕研究,這樣做出來的東西通常不會有太大的收獲,也許它僅僅是為了應付這一次的需要而已,今天通過閱讀剽悍晨讀后發現,其實改變拖延的習慣可以從10秒行動、壓縮時間、減法思考這三個方面入手,也許,你也能戰勝你的拖延癥。
第一個方法,10秒行動,對一個即將要完成的工作,先不去想我完成這個任務需要多久時間,而是立刻用10秒鐘時間開始這個工作,以輕松狀態進去工作中去,先獲得一點成就感,人的天性是追求完美,有了個好的開頭,后面的工作很容易就會開展下去了,我去年在看一本書時,其實當時我是在網上看見書評還不錯,買了回來,也沒想說多久要讀完它,就這么放在桌上,有一天我就打算翻一下,就是看了幾眼就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后面講什么了,如果我當初買書的時候自己計劃要多久看完多少本書,那我心底肯定會有一個壓力在,這樣的讀書行為可能就不是由內而外的引導我了。
第二個方法,壓縮時間,對于一項工作,如果對方沒給出確切時間,大家就會很容易聯想到反正還不急,還有時間,我遲點再做也可以的,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逼近,心里就會越焦慮,越無從入手,那如果我們從一開始接受這個任務,我們可以在平常時候多觀察自己,最近工作時,那個時間段效率最高,花的時間最少,那么我們就參考這個時間,給自己設這個時間,我就要完成這個任務,慢慢的效率上來了,而且也不會導致工作時間太長產生拖延心理。
第三個方法,做減法思考,當一件任務空降到你的頭上時,你會想,我已經多忙多沒時間了,還要再做這個任務,我不行啊,這樣的一種心態來對待,那任務完成質量肯定是不可能好的了,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它,最近又接到了一個新任務,這對我來說是個挑戰,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接受這個挑戰了,以這樣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也許你會獲得不一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