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殺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 ? 這是以前小時候常聽大人經常念叨的幾句話,當時我很小不知道大人們嘴里互相說的什么,就問我姥姥,‘你們在說些什么呀’。姥姥還故意一句一句的給我解釋了一遍,從那時開始我印象中就有了過年的味道。慢慢長大了自己也會順口就把這幾話說出來了。
? ? 今天就是臘八節了,臘月的第一個節日,過完臘八離新年就近啦!人們就開始有那種過年的味道了。看到那家肉不錯多買點留著過年吃,那家的桌布挺漂亮的裁一點來換掉用了一年沾上油漬的老桌布……大街小巷也熱鬧起來一直到過年前的一天,才收拾收拾拿著掙來的錢,給家里帶點點心也回家過年去了。街道里的小商販多了起來,可能都想年前掙點錢過年的時候可以多給家里帶點錢,給娃給爸媽買個新衣服。小巷里從早上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叫賣聲從來不斷,你一句我一嗓子,一個聲音比一個聲音高,好像誰的聲音高了,誰就可以把顧客招攬到他那里,可以掙大錢一樣。巷子里的叫賣聲也很少有間斷過,一遍又一遍重復的都是一句話,中間如果聲音小了或者停歇了,一定會有人抓這個機會,把自己招牌口號大聲的喊出來,因為就他一個人聲音,非常清晰。所以很多正在買東西的人聽了就趕快抬起頭看看,聲音從哪傳來,賣什么的?生怕自己錯過好東西。這時候顧客所在的店老板看自己的顧客被吸引住了,趕快喊自己的口號,這才把那些人的‘魂兒’給叫過來。該買菜的買菜,稱肉的稱肉……
? ? ? 臘八和除夕是以前我一年里面最喜歡的倆個節日。它們給我小時候的印象頗為深刻。
? ? ? 臘八,熱氣騰騰的臘八粥,香氣撲鼻,每人盛上一碗,蹲在外面吃起來,粥的熱氣和外面臘月的寒氣,倆股氣流相遇在一起,一冷一熱,倆個氣流纏繞著消失在空中;
? ? ? 除夕,這么多年我腦子里總會偶爾浮現出一幅畫面。外面雪在揚揚灑灑的下著,門上掛著紅艷艷的燈籠,一對大福字貼在門上。隔著門就能聽到滿屋子笑聲一片,一家人圍坐在一個大的圓桌上,桌子上擺著大家各自做的拿手好菜,還有各種以前就特別想吃的糖果。旁邊爐子燒的正旺,火焰都在往外面探頭。大家一起看看春晚聊聊一年的經歷,一起倒計時跨入新的一年,3.2.1……鐘聲響起
? ? ? 今天單講一下我的臘八節,臘八節在別人眼中可能是一個小節日,因為我姥爺比較注重節日,所以我從小就覺得臘八是一個大日子。我家的臘八粥和咱們平常喝的八寶粥不太一樣,我姥爺熬的粥要稠一些,很像這邊賣的甑糕,粥里我們不放很多東西,只放棗子,山藥有時候也會放其他東西,比如杏仁紅豆呀什么的,但是我們都覺得只放棗子的最好吃。現在我們煮粥可能是用小鍋在在燃燒爐或者電磁爐上煮。以前我姥爺當時可霸氣了,當時在老家用的是燒柴火的鍋,鍋特別大,相當于現在倆三個鍋的容量。
? ? ? 寒冬臘月,12月的早上很冷,他們確早早起來,當時我很好奇他們是怎么把粥煮的那么好吃的,我就自己穿好衣服偷偷的在那看他們煮粥的過程。把鍋刷一遍倒入半鍋水,我看姥爺從柜子里拿出來半個月前就買好的江米,淘了淘都倒進了鍋里,我感覺那應該是我現在三個月吃的米飯的量。然后他跟姥姥說大火燒起來,利用時間他把山藥去皮切丁,把紅棗泡在碗里,等到鍋里水沸了,然后跟姥姥說以后都要小火慢慢煮,這樣煮出來的粥才最粘最好吃。然后姥爺把準備好的山藥紅棗倒入粥里,棗子很多,我感覺飄起來都覆蓋了半個鍋面,姥爺就開始用大勺子一次一次的來攪動,他說害怕糊了。每隔一段時間會灑上一大把白糖,一鍋下來至少用了一斤多的白糖。慢慢的粥月來越稠越粘乎了,粥也慢慢變了顏色,由原來的白色變成紅糖色。棗子和山藥丁已經煮爛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左右,粥就正式煮好了,那時候我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把碗洗好擺在鍋灶旁,讓姥爺給我盛上一大碗。一般情況我能吃倆碗!!因為煮的多可以吃上好幾天,有的時候也會送給鄰居品嘗。
? ? ? 我慢慢長大了,上學了,每到臘八節還是會煮上一鍋味道一樣的臘八粥,味道是一直沒有變。但是早早就上學去了,所以就不能參與到和姥姥姥爺一起煮粥這個‘大工程’了。心里很遺憾。所以那一天的中午我在學校也是坐不住的,課剛上了一節,感覺肚子就餓了。然后眼睛一直盯著前方黑板(黑板上面的鐘表)然后一分一秒的掐著時間,盼望著早一點放學。‘叮~’放學啦,我早已經收拾好了,今天中午走的步子比以前要快。一回到家,姥姥姥爺已經把一鍋我喜歡的臘八粥煮好了,這時候忘記了洗手,直接那筷子吃起來(因為我家的粥比較稠,所以我們一般吃粥的工具是筷子)。
? ? ? 在我們家,我姥爺比較愛特立獨行,臘八節他不僅煮粥,還做一小鍋雞蛋酸湯讓我們喝,我不知道為什么他還煮酸湯,每次我把臘八粥都吃飽了,根本沒有胃去喝它了。現在想想應該是姥爺害怕我們吃臘八粥不消化,喝點酸的助消化,而且一直吃甜的會膩,喝上一口酸湯也是不錯的。姥爺想的真周到。
? ? ? 我家在臘八節還有一個習慣,也是其他人都沒有的。臘八的前一天晚上姥爺會給我插花。并不是現在我們說的插話藝術。我們的材料是,荊棘、糖果皮、高粱桿之類做的一個特別的手工藝術。荊棘一般選用棗樹枝,糖果皮做成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花,高粱桿可以做成麥穗。挺特別的一個插花。現在感覺姥爺還是挺有藝術細胞的。
? ? 這就是我的童年,我的臘八節。那樣的臘八粥從我去外地上高中到現在有6、7年了都沒有吃過了。以后也吃不到了,但是每次想到還是會咽口水。那個味道我已經記下了,不光是又粘又甜臘八粥的微信,還有那段時光的味道。
? ? ? 現在人們忙于工作,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漸漸的也把一些傳統節日忽略掉了,年味也越來越淡了,沒有特別的一天沒有值得回憶的一天。以后可能大家對生活幸福感也會越來越少!今天又是一個臘八節,如果你有一點時間,回家陪自己的孩子、老婆、爸媽吃一碗臘八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