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今天中午大年初一,我們在奶奶家吃飯。孩子最近咳嗽不能吃涼菜。奶奶準備了拍黃瓜,涼蓮藕和涼粉絲。我見到孩子吃了幾口涼粉絲,就主動說我給大家微波爐加熱一下吧。于是準備端走加熱,孩子不悅。
發現:這個時候發現自己有些果斷,有些生硬
改進語言:媽媽知道你特別想吃,媽媽給你加熱一下,吃起來會更健康。
這樣子說會先共情孩子,讓孩子感覺到媽媽先看見了孩子這個人。
故事二:
今天下午回到自己家。孩子從自己的臥室里面拿著兩只鞋墊對我說:以后不要把鞋墊放到我臥室,鞋子呢?
我說:我把鞋子給你洗了,放在陽臺上,鞋墊干了,先給你收了起來。
那一刻我有委屈真想說:你這沒有良心的,給你洗了鞋子都不知道感謝還埋怨我把鞋收起來。
瞬間,我覺察到了,這樣的話出去只能會給孩子帶來他不夠好的結果。而且我的情緒是我的事情,和孩子沒有關系,于是我選擇了閉嘴。
? 我知道在負面情緒的背后先共情自己,自己愛好自己,才有心力去,養育好孩子。